高分复读

作品数:23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尧新瑜刘婷孔凡东侯慧陈亮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辽东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新一代》《看天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备受争议的高分复读生:二战高考值得吗?
《看天下》2022年第22期62-65,共4页郭然 
“纵使高分也无用”,在高考高分复读生圈,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邓琳在天津大学读了两周后,选择退学复读。这决定让身边人意外,毕竞这是所985院校,综合条件良好,有必要退学吗?第一次查高考分数那晚,邓琳独自坐在电脑前等着放成绩。午夜12点...
关键词:高考分数 理科实验班 一所 高分复读 退学 天津大学 
高考复读热的形成机理与破解之道
《教育家》2020年第46期17-19,共3页姜朝晖 
近年来,高考复读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何在新高考推行复读风险增大、一些地区公办普通高中不再允许招收复读生、复读费用越来越高等重重困难之下,依然有那么多人选择复读?甚至在复读生群体中"高分复读"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本文将...
关键词:高考复读 复读生 深度剖析 外在因素 破解之道 公办普通高中 对策与建议 高分复读 
高分复读映射错误教育观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年第16期125-125,共1页
据《中国教师报》2020年8月19日3版报道: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某复读学校目前报名复读的总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两成。其中,超过600分的高分复读考生已接近百人,相比去年同期上涨约三成。据悉,高分复读在全国其他地方亦是如此。高分复读...
关键词:考试招生制度 考试分数 高分复读 教师报 教育观 媒体报道 第一学历 就业压力 
高分复读:独木桥上的颤悠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12年第11期16-18,共3页李卫龙 
"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复读,她也许可以走进梦想中的清华、北大: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能比上一次摔得还要惨."这是一名高考高分复读女生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高考复读班原本应该是为高考落榜生举办的,但多年来,很多已上本科分数线...
关键词:复读生 复读班 高考成绩 
高分复读的弊端
《素质教育大参考》2012年第17期6-8,共3页姚锋 
早在高考成绩揭晓后甚至高考期间,高考复读班招生宣传的材料就满天飞了。在形形色色的高考复读班招生宣传材料中,无一例外地都对高分考生开出了比低分考生优惠得多的条件。有的高考复读学校甚至明确宣传达一本线的不收补习费,600分...
关键词:复读 高分 高考成绩 招生宣传 宣传材料 考生 补习 学校 
疯狂的“高分复读”
《中华魂》2010年第12期37-37,共1页汪金友 
高考结束了,分数出来了,录取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复读大战,也悄然拉开了序幕。为此,《文汇报》作了一项专题调查,发现的问题是:疯狂的"高四"和"高五",为何高分还复读?
关键词:复读 高分 疯狂 《文汇报》 专题调查 高考 分数 录取 
高中生“高分复读”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4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11期17-18,共2页刘婷 尧新瑜 
高考复读是我国由来已久的现象。近几年,这一现象向着"高分复读"演化并呈逐年升温的趋势,其根源在于高考政策偏差、社会人才观念狭隘、学校利益拉动和考生博弈心理驱使四个方面,为促成"高分复读"向常态回归,应加快我国招生和考试政策改...
关键词:高中生 高考 高分复读 
高考高分复读现象调查
《记者观察(下)》2010年第8期17-18,共2页葛江涛 艾米尼 钱亚平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最多的河南省有95.24万考生,其中复读生达33万,占报考人数的34.7%,其中包括大量之前已经考过本科线的高分考生,还有一部分专门以冲刺清华、北大为人生目标的“定向考生”。 在山东、河北、河南、四川、重庆、陕...
关键词:复读现象 高分 高考 调查 报名人数 河南省 复读生 考生 
高分复读,路在何方?
《大学(指南)》2010年第8期23-24,共2页聂俊 
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一些学生会选择奋战“高四”,甚至“高五”、“高六”。在这支复读大军里,有一个群体非常的扎眼,他们就是那些高分生。
关键词:复读 高分 学生会 高考 
疯狂的“高四”“高五”——高分复读现象调查
《新一代》2010年第7期14-15,共2页姜澎文 
"为了清华、北大而落榜"--在各地高分复读生的一致目标下,能不能考上清华和北大,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而考取这两所学校的考生比率,也成了考量一所中学甚至地方教育质量和政绩的标准.
关键词:疯狂 高分复读 现象 教育质量 中学 政绩 学校 目标 考生 标准 比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