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

作品数:1188被引量:133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荣生杜利英杨晓娟金晔俞小和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的三重维度——认知·价值·实践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98-103,共6页刘占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困境与出路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2021ZD057)。
新时代视域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标志着大学生道德教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中有着不一样的特性。从相关行为类型可以看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不仅属于认知性行为,也属于实践创构以及价值重塑的行为。新时代下,高...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 维度 
新时代十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成就与经验
《高校辅导员》2022年第6期9-13,共5页韩华 刘建昌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BKS143)阶段性成果。
人才培养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获得了健全的制度机制、繁荣的学科规模、优越的师资条件、完善的培养平台等...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人才培养 
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启示被引量: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0期49-55,共7页龚海婷 张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制度研究”(20CDJ008),主持人:袁玉梅。
高校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的主阵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性实践,取得了辉煌夺目的成就,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学习延安时期的经验,当前...
关键词: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高等院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陕甘宁边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探析--基于拉斯韦尔的“5W”模式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85-91,共7页田建军 刘旭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编年史(十三卷本)”(20&ZD023)。
借鉴拉斯韦尔“5W”模式来研究这种教育性质的传播活动,可以准确把握传播实践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传播者意图。边区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提高了在校师生的理论素养,增强了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和广泛传播...
关键词:抗战时期 马克思主义 传播 5W模式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路径探究被引量: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136-144,共9页杨延圣 王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模式与实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CKS034)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集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于一体的科学理论体系。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应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大意义;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 
提升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主体性重在“四个到位”被引量: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01-104,134,共5页胡利敏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19VSZ122);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1-JCZD-31);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20-CXTD-05)。
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主体性,重在思想认识到位,深化对提升教育者主体性重要性的认知;检视问题到位,做到对影响马克思主义教育时效性的各因素精准把握;整改落实到位,激发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提升自身的主体性;组织领导...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教育者 主体性 
新时代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多维探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重要论述有感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28期38-41,共4页王贵 欧阳恩良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批准号:19VSZ103)阶段性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是铸魂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针对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弱化问题,必须以理论的彻底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以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诠释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教育 实效性 
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被引量: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93-97,共5页王婷 王旖旎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十八大以来党培养时代新人创新理论及实践路径研究”(20VSZ004)。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的必要前提和现实需要。为此,须从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构建“以生为本...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实效性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2
《当代教育论坛》2019年第5期1-7,共7页王敏 王滨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研究”(编号:14ZDA059);2018年上海市教委德育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机制研究”(编号:wz00702201821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持续化、大众化与主流化,逐步积累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科学性与价值性、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历史经验。而且这些历史经验给予当下...
关键词: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众化 主流化 
灌输论与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
《教育评论》2019年第6期3-8,163,共7页曾土花 王飞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编号18AKS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灌输论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的经典原则,是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对它进行理论溯源、还原理论原貌,有利于深化对其倡导的灌输本质的认识。新时代背景下,由于多元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传统灌输方法的缺陷,高校马克思主...
关键词:灌输论 意识形态 话语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