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

作品数:975被引量:99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薛永武韩伟杨合林杨赛轩小杨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音乐探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周以诗乐化性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23年第2期82-93,共12页杨赛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古谱研究”(22ZD13);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先秦乐制史”(202234)阶段性成果。
周以诗乐化性,实现了礼乐由崇德向治心的重大转变,注重通过乐歌对表演者、接受者实施多层次、多角度的礼乐教化,使人和敬、和顺、和亲,最终达到万民亲附,天下大治的效果。诗乐可以明心见性,使人感知自己情绪的变化,再实施积极的干预、...
关键词:《诗经》 德性 教化 《乐记》 
《乐书》和《乐记》比较研究意义刍议被引量:3
《音乐探索》2015年第2期65-68,共4页刘立云 
《史记·乐书》和《礼记·乐记》虽然都是《乐记》的文本,并且绝大多数内容相同,然而却又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两文本的比较研究,能对中国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音乐活动和音乐理论等做出比较准确、完整和...
关键词:《乐记》 《乐书》 比较研究 意义 
《乐记》艺术本源论的几个关键词被引量:2
《音乐探索》2011年第2期71-74,共4页王建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留学经验与我国早期艺术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C760070
《乐记》是我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艺术学论著,《乐本篇》主要论述音乐的起源问题,通过对心、性、物、情等关键词的剖析,以及"声、音、乐"概念的分析,能够清楚理解《乐记》艺术本源论的"心物感应说"。
关键词:乐记 艺术本源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自律论”——与修海林先生、罗小平先生商榷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03年第4期67-70,共4页张维 柯黎 
本文就修海林、罗小平先生所谓“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没有自律论”一说参与讨论,从“自律论”概念出发,结合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有关史料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存在类似西方“自律论”的美学思想①。
关键词:中国 古代 音乐美学史 自律论 嵇康 《声无哀乐论》 《乐记》 美学思想 
试比较《乐记》与《理想国》的音乐观
《音乐探索》2003年第1期71-73,共3页钟昱 
关键词:《乐记》 《理想国》 音乐观比较 音乐教育 本质 社会功能 审美价值 
浅谈音乐的社会功能被引量:2
《音乐探索》1997年第3期76-78,共3页苟达志 
关键词:音乐 社会功能 义勇军进行曲 道德行为 《乐记》 审美情趣 思想道德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社会作用 国民精神 
因说唱音乐中的曲牌联缀结构而引起的联想─—兼浅谈东西方美学、艺术之比较被引量:2
《音乐探索》1994年第4期65-67,共3页贾达群 
关键词:说唱音乐 曲牌音乐 民间音乐 曲体 西方美学 克列姆辽夫 赚词 民间器乐 民间歌舞 《乐记》 
中国音乐美学史举要(下)被引量:1
《音乐探索》1988年第4期9-18,共10页王德埙 
汉魏六朝的音乐美学和嵇康的贡献 一、刘安一花独秀与董儒独霸乐坛(汉代) 汉初,统治者奉行“黄老”之术,“无为而治”。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批判地吸取了儒家思想,杂用道家、阴阳家理论,构成刘氏音乐美学。在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就...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 《乐记》 原道训 淮南鸿烈 琴赋 儒家思想 王光祈 美学史 乐以象德 汉魏六朝 
中国音乐美学史举要(上)被引量:1
《音乐探索》1988年第3期52-58,共7页王德埙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有关美和艺术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问题,一般都是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根本的问题。而从哲学的高度探讨音乐的本质,就形成了音乐美学,或曰音乐哲学。由于音乐有着非语义性的特殊性,音乐美学...
关键词:德国作曲家 美学思想 审美感受 舒曼 美的本质 中国音乐美学 社会功能 美学史 无怠之声 《乐记》 
叶伯和《中国音乐史》述评被引量:8
《音乐探索》1988年第1期11-15,共5页朱舟 
我国的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音乐文献方面,除历代正史多有“音乐志”或“乐律志”的记叙外,尚有散见于历代各种野史、诗文、小说、笔记中的大批史料,实属内容宏富,领域宽广。而专门将音乐作为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以及将其专著径直命名为...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 叶伯 五声音阶 郑觐文 律吕字谱 王光祈 万宝常 葛天氏之乐 八十四调 《乐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