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

作品数:19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牛宏周拉李尚全王子瑞杜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大观周刊》《中国藏学》《西藏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藏传佛教“道次第”理论中国化之历史考察被引量:4
《中国藏学》2023年第2期23-32,214,共11页周拉 
文章从宗教“本土化”“中国化”的理论视角,对藏传佛教“道次第”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提出藏传佛教“道次第”理论经过3个历史发展阶段。公元8世纪末,莲花戒撰写的《修习次第论》三篇作为吐蕃佛教“道次第”理论的雏形,开创了藏传...
关键词:藏传佛教中国化 “道次第”理论 《修习次第论》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 
印顺对宗喀巴下士道的批评平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77-82,共6页张晓林 
佛教对于死亡有独特的认识。传统上,无论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以超越生死轮回、获得解脱成就为目标,并把观察死亡作为修行、拯救的重要环节。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宗喀巴对此有深入的论述,在佛法实践中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印顺法师从...
关键词:“念死” “人天善业” 宗喀巴 印顺 《菩提道次第广论》 《成佛之道》 
从《菩提道次第广论》看宗喀巴大师的佛教教育思想
《青藏高原论坛》2017年第1期5-7,共3页何杰峰 
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藏独'分裂活动国际化现状及其应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所著的一部佛学著作,论中包含了宗喀巴大师对佛教教育思想的认识理解。本文从"事师"、学习次第以及理论与实践学习关系三方面论述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的佛教教育思想及其价值。
关键词:《菩提道次第广论》 宗喀巴 佛教教育 
畅如来出世之本怀作众生离苦之达道——莆田厂化寺佛经流通处一瞥
《佛教文化》2016年第5期92-97,共6页王志宏 
作为北京众多学佛小组中的一员,丹丹(昵称)这几天最高兴的事是一位师兄把一本印制精美、装帧上乘的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送她结缘。这本她早就想得到的法宝、同时也是北京无数学佛小组初学者的入门必读书,同其它很多学佛...
关键词:流通 佛经 莆田 《菩提道次第广论》 达道 出世 学佛 宗喀巴 
《菩提道次第广论》对摩诃衍禅宗思想驳论部分之考究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6年第3期113-120,共8页才项多杰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苦谛"思想简要解析
《青年时代》2016年第5期8-8,175,共2页余欣奕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述的苦谛思想提及到,佛陀说苦谛是为了破除众生的颠倒乐执,所以只有从中才能产生正确的解脱之心.但是众生并不能完全的接受和体会苦谛思想,因而佛陀广大传述苦谛的真谛,让广大众生认识和了解它.从而使得众生为...
关键词:菩提道次第广论 苦谛 菩提心 
浅析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崇拜上师善之轨及其影响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14年第4期58-61,共4页包桂英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三士道思想
《大观周刊》2012年第45期24-24,共1页张震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在于它对修学佛法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合理建构,其内容主要由道前基础和修学次第两部分组成。具备入道基础之后,将正式进入道次第的修学,由下士道(人天乘)、中士道(声闻乘)、上士道(菩萨乘)层层递进,...
关键词:道次第 出离心 菩提心 空性见 
孔子圣贤之仁与宗喀巴之菩提慈悲——《论语》“仁”与《菩提道次第广论》“慈悲”思想的比较研究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19-123,共5页杜江 高正龙 
儒家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分别在内地和西藏地区影响深刻。文章以孔子和宗喀巴两位代表性人物及其代表论著作为研究的基础,分析了"仁"与"慈悲"思想的相通性,并从加深文化认同,增进民族感情等方面论述了弘扬"仁"与"慈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化  藏传佛教 慈悲 
法尊法师在现代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被引量: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8-92,共5页李尚全 
民国以来,藏汉佛教文化交流频繁,汉僧到西藏求法的人很多,其中以法尊法师的成就最为突出。他延续了北宋以来的汉传佛教翻译史,架起了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桥梁,在现代中国佛教史上应该享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藏汉佛教交流 法尊法师 佛经翻译 《菩提道次第广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