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

作品数:160被引量:3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俊李汉荣李卫东李镇西蒋成瑀更多>>
相关机构: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信阳市五中中国作家协会泰兴市洋思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心灵与大自然的融合——《山中访友》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11期50-51,共2页杨乔 
一、探访心灵的家园'我'在一日之内就访遍山中好友,跟他们倾诉衷肠,交流情感。'我'去登山,并不是要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不是要'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理念得以体现,而是在于,'我'与山中的景物是一...
关键词:自然段 大自然 
“芬芳”可以修饰“清香”吗?
《小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3期59-59,共1页许金苗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人教版六上《山中访友》)“芬芳”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香,香气”,举例如下“芬芳的花朵、气味芬芳、桂花的芬芳”等。既然“芬芳”指“香气”,自然不可修...
关键词:修饰 《现代汉语词典》 《山中访友》 大自然 人教版 意思 香气 
《山中访友》三个“妙”
《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9期35-36,共2页韩国萍 
一篇约800字的游记能把山中的步步是景,景景妙趣横生写得栩栩如生,引人人胜,回味无穷,内容丰满,其中必有妙招。反复研读,觉得有三个妙处值得探究。
关键词:《山中访友》 “妙” 研读 
自然的人化 人化的自然被引量:1
《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9期45-46,共2页朱洋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主题为“感受大自然”。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一组文质兼美的课文,其中《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是精读课文,并且这两篇课文有别于一般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作者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极其充...
关键词:自然的人化 人化的自然 精读课文 《山中访友》 大自然 “人化” 六年级 人教版 
“山中访友”教学实录(节选)
《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2期14-14,共1页解曙昱 
师:这么多的知己话,课文并没有说出来,而是都在那轻轻的呼唤中,都在那默默的眼神里,都在那深情的凝望中,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关键词:《山中访友》 教学实录 节选 课文 
第三学段散文教学的共性与个性
《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林丽卿 
在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特别是第三学段,散文占很大比重,有如《梅花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类的记叙性散文,也有如《匆匆》《白杨》《山中访友》之类的抒情性散文,还有少量的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关键词:散文教学 第三学段 共性与个性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小学语文教科书 《山中访友》 学生学习 记叙性散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