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坐》

作品数:118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郑晓峰杜昭华钟发远韩宝江田龙更多>>
相关机构: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德阳市第二中学安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教师发展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侍坐》章文本关节梳理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吴礼明 
本文从常见的课堂文本解读参考模板问题入手,指出《侍坐》中人物冉有、公西华言志的实质及后世的误读;并从孔子个性入手,指出其情感的狂狷倾向及其思想的某种偏执倾向,由此揭示对子路和曾晳的偏爱;同时还深入解析曾晳“暮春咏归图”与...
关键词:侍坐 孔子 子路 冉有 狂狷 曾晳 为国以礼 暮春咏归图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文言文生活化教学研究——以《侍坐》教学为例
《时代人物》2025年第2期0223-0225,共3页陈焕兰 
南宁市“如兰工作室”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核心素养背景下,本文初探教师在中职文言文中的生活化教学,从“语言为基础”“内容渗透生活”“情境 再创造”“文化体验以传承”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解析言语内涵、组织探讨、融入专业、在创造以提升思维等研读文以达 到教师对生活化教...
关键词:核心素养 文言文 生活化 《侍坐》 
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教师博览(中旬刊)》2024年第10期29-31,共3页叶帮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章")被选进了中学语文教材,大家关注得比较多的是孔子为何"喟然与点",但这次"侍坐",实际上是孔子和学生一起讨论人生志向,等于是孔子给学生上了一次人生课.人生的问题当然不是靠一...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 启发式教学 课堂实录 曾皙 《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 夫子 
循“礼”而疑:发现儒家学说的源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问题链导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33期41-45,共5页李妍 姜恒权 
要高度重视《侍坐》中“礼”的文化传承,在遵从学生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聚焦六个“不对劲”:文章标题顺序与发言顺序的不一致、孔子对弟子的称呼与标题对弟子的称呼之不同、曾皙上课时弹琴的行为、曾皙的回答与其他弟子的回答异、孔子对...
关键词:儒学  《侍坐》 问题链 
曾皙之志的礼意、乐意和诗意
《语文学习》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郑坛建 
大多数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下称《侍坐》)的解释,都比较关注曾皙“所言之志”,却或多或少地忽略“如何言志”,即曾皙言志的具体方式和具体过程。《侍坐》作为《论语·先进》的最后一章,不仅篇幅长,人物多,而且叙事中...
关键词:曾皙 语言技巧 《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叙事手法 言志 柏拉图 戏剧性 
经由"差序格局"探究《侍坐》之志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9期32-34,共3页崔月华 
"差序格局"这一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形成,塑造着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为了深入探究孔子师徒所言之志,本文将以"差序格局"为基本参照点,围绕《侍坐》篇中孔子和弟子的言志互动,由点到面,一线牵入,理清儒家入世志向的...
关键词:"差序格局" 《侍坐》 儒家 志向 
沂水春风里的夫子形象和大同理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浅析
《中学语文》2023年第36期97-98,共2页杨艳丽 
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论语》共读促高中育人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JKGHB-2)研究成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独标高格的华彩篇章。记言是《论语》之长,这一特点在《侍坐》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使文章如浑金璞玉自然天成。《侍坐》章宛若一幅鲜活的杏坛执教图,塑造了鲜明的夫子形...
关键词:《侍坐》 长于记言 夫子形象 大同理想 
基于大语文观念的《侍坐》篇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第24期80-82,86,共4页刘金虎 
大语文观念强调紧密结合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综合全面地开展语文教育。《侍坐》篇是《论语》中最长的篇章,孔子思想中的“仁”“礼”“中庸之道”、以礼治国、因材施教等教育观都能从《侍坐》中解读出来。将大语文观念应用于《侍坐》篇...
关键词:大语文观念 《侍坐》 跨学科学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问题链教学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29期50-52,F0002,共4页王美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作为《论语》中为数不多的长篇之一,通过孔子和四位学生的对话,以“言志”为线索,不蔓不枝,塑造了不同弟子的形象,展现了学生的性格与志趣,表达了老师的情感与态度。以教材内容...
关键词:思想和行为 问题链教学 特殊句式 通假字 《侍坐》 教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论语》 
从《侍坐》看孔子及先秦儒家思想的初衷
《文学教育》2022年第26期139-141,共3页马健社 
《论语·侍坐》中,孔门弟子曾晳述志,描述了一种悠然景象,洋溢着友善和睦,此乃关于礼治社会之愿景,包含礼治和仁爱思想.克己复礼为仁,实现礼治的社会,需要自觉而严格的自我约束.它含蓄指出,为政忽视克己这一先决条件,只谈自己的作为,则...
关键词:先秦儒家思想初衷   克己复礼 仁礼思想形式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