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

作品数:587被引量:62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祖国姜守诚潘显一俞理明王用源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宗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教美学的典范:《太平经》的美学思想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5期131-136,共6页陈望衡 
道教《太平经》的主旨是天下太平,人民安康,有志者得道成仙。这些宗教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通向审美理想:一、社会理想:致治太平。《太平经》提出“圣人致治太平”,太平来自“与天地同心”,与天地同心即遵循天地的规律。《太平经》认为“...
关键词:《太平经》 道教美学 审美思维 审美体验 
从“道性自然”到“道畏自然”--汉代道教对道家“道法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黄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法自然’观念发展史及价值研究”(23BZX020)阶段性成果。
学术界关于道教对道家思想继承与发展的研究颇丰,但从核心理念上研究道教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则稍显不足。汉代道家的《河上公章句》提出“道性自然”,强调了“自然”作为“道”之属性的一面。汉末兴起的《太平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关键词:道法自然 道性自然 道家哲学 道家思想 人格神 《太平经》 本体地位 道教 
杂糅与别异:《太平经》的孝道观论析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4期23-28,共6页张丽霞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校自主立项项目(skbsh2019-55)的阶段性成果。
《太平经》是汉代道教经典,经中大量涉及孝的内容。汉代以孝治天下著称,《太平经》在汲取汉代社会孝观念的基础上又有道门的创新。《太平经》的孝观念,一方面杂糅了汉代社会流行的阴阳说、道家思想、神仙养生思想、世俗鬼神信仰,另一方...
关键词:太平经 道教 孝道观 
分类与感通:道教“物”之观念研究——以《太平经》《抱朴子内篇》为中心
《宗教学研究》2019年第3期74-79,共6页王昊 
“物”之原义为分割,要想获得关于物的准确知识就必须先划分物与物之间的界限;而由分割必然导致分类,道教对“物”同样有所分类,可大致分为哲学、世俗与宗教三个大的层面,其分类方式乃是阴阳五行、气、神等道教观念,并且经过分类的“物...
关键词:物观 太平经 抱朴子内篇 
论《太平经》与传统天文学的关系
《宗教学研究》2018年第3期5-9,共5页孙伟杰 
四川大学创新火花项目库项目(编号:2018hhs-15);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院自主立项项目(编号:2018zjszy-01);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8M631096)资助
《太平经》作为道教早期重要经典之一,在经文书写过程中,援引大量中国传统天文学尤其是汉代天文学的内容,主要涉及星宿学说、漏刻制度和历法思想三大领域。《太平经》此举除了体现出其对传统天文学的继承,更重要的是意图通过对天文现象...
关键词:太平经 星宿 漏刻 历法 
卿希泰先生的《太平经》研究及其学术贡献
《宗教学研究》2018年第2期62-66,共5页黄海德 
卿希泰先生在道教学术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向为学人所知,并享誉海内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卿希泰先生对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做出的系列研究,包括《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卷之"《太平清领书》的出现及其意义"(1980)、《...
关键词:卿希泰 《太平经》 道教哲学 研究范式 
纪千九百载正一法脉 评六十三代天师世家——《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评介
《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1期276-278,共3页彭必生 唐大潮 
明张正常《汉天师世家》有云:“天师之号,见于《素问》、《庄子》,盖谓有道者之极称。”①“天师”为道教内修道之人的最高称号,地位尊崇,非寻常可得。《太平经》称:“天师者,乃天地凡事教化之本也。”②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
关键词:上阳子金丹大要 张天师 陈致虚 汉天师世家 《太平经》 道教思想 张继先 张宇初 道教文化 张恩溥 
纪念吾师卿希泰先生——《中国道教思想史纲》述评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唐大潮 
题记:我于80年代初,经四川大学哲学系张儒义先生引荐,得以向卿希泰先生请教。1985年,我考入宗教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蒙卿先生不弃,忝列门墙。1991年,又考取卿先生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所任教,得先生提点、教益良多。先生著述丰赡,...
关键词:道教思想 卿希泰 《太平经》 宗教学研究 成玄英 道教学者 王玄览 阴符经 原始道教 陈景元 
《太平经》乐论思想疏考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4期78-83,共6页韩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乐论与文论的关系谱系研究"(编号:14CZW00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学术骨干项目"中国古代乐统重建与文统分化的关系谱系"(编号:1254G031);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辽金元音乐文学及其理论形态研究"(编号:UNPYSCT-2015055)阶段性成果;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太平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系统的道教典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并通过论乐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展示出来。一方面,在形而上体系中它构筑了相对完整的音乐本体论框架,"太平气"成了音乐的本源。另一方面,在形而下层面它也建构了...
关键词:太平经 乐论 文论 
教界与学界《太平经》研究之比较——以陈撄宁与汤用彤、陈寅恪为中心
《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2期65-68,共4页赵建永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阶段性成果(编号11CZJ001)
在研究《太平经》的过程中,陈撄宁一方面证实了陈寅恪、汤用彤关于《太平经》的一些观点,另一方面也以新视角对陈寅恪、汤用彤之说多有推进,并开启了内在理路的《太平经》研究。他们在这些问题上各尽其妙,使学界和教界对早期道教与《太...
关键词:陈撄宁 汤用彤 陈寅恪 太平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