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三)》

作品数:9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茹士春史红福孙晓红邓万飞郭泽强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新汶矿业集团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司法》《社区》《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人民检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浅论我国刑法中洗钱罪的犯罪构成
《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第6期148-149,共2页闫长莉 
洗钱犯罪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191条规定了洗钱罪,2001年12月9日通过《刑法修正案(三)》对其予以修改、补充,2006年6月29日又通过《刑法修正案(六)》对其加以完善。这为我国惩治和预防洗钱犯罪提...
关键词:《刑法》 洗钱罪 犯罪构成 《刑法修正案(三)》 《刑法修正案(六)》 洗钱犯罪 2001年 法律依据 
反恐刑事立法的几点建议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07年第10S期58-59,共2页张志德 
我国刑法对恐怖主义犯罪行为主要规定在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刑法修正案(三)》中。这些恐怖主义犯罪的共同特点,是行为人通过实施犯罪而企图实现制造社会恐怖的目的。刑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刑法修正案...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三)》 刑事立法 恐怖主义犯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积极参加者 反恐 犯罪行为 恐怖组织 
当前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的几个法律问题
《西安金融》2006年第10期75-75,共1页史红福 
关键词:法律问题 人民银行 《刑法修正案(三)》 工作面 反洗钱 上游犯罪范围 贪污受贿行为 金融票据诈骗 
我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对策分析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6期11-12,共2页孙晓红 
一、完善刑事立法是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基础 首先,我国没有明确界定恐怖主义犯罪活动这一概念的内涵。我国1997年《刑法》虽然以专条形式规定了恐怖主义犯罪,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但没有采用恐怖主义的称谓,也未单列...
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 犯罪活动 惩治 《刑法修正案(三)》 刑事立法 恐怖组织 《刑法》 刑法分则 恐怖活动 罪名 
如何理解和引用《刑法修正案(三)》中修改和补充的条款?
《人民司法》2005年第12期103-103,共1页
自1997年10月1日刑法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了五个刑法修正案,对刑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刑法修正案施行后,能否理解刑法的内容自动更新.从而直接引用刑法相应条款?如判处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的案件,是引用州...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三)》 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 资助恐怖活动罪 直接引用 严重后果 个人犯罪 放火罪 案件 判处 
信口胡说也可能会违法犯罪
《社区》2003年第17期47-47,共1页
关键词:违法犯罪行为 《刑法修正案(三)》 故意编造恐怖信息罪 构成要件 
《刑法修正案(三)》对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修改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12-14,共3页邓万飞 
《刑法修正案(三)》对《刑法》第120条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补充、修改,主要体现在:一、修改法定刑,重组量刑档次。补充、修改后的法定刑既有科学、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二、增设了资助恐怖活动罪,弥补了1997年刑法在该问...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三)》 法定刑 修改 恐怖组织 97年刑法 资助恐怖活动罪 量刑 补充 疏漏 程度 
《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之罪名问题新探被引量:2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54-56,共3页茹士春 
 在某种意义上说,投放虚假危险物质与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并无本质区别,应可统称为"制造虚假恐怖信息"。关于《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最高司法机关确定的罪名没有完全揭示出该条规定的犯罪的危害性本质并存在适用上的缺陷。将该条罪名...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三)》 罪名 虚假危险物质 虚假恐怖信息 制造 传播 立法 
论《刑法修正案(三)》对恐怖活动犯罪的立法完善及其罪名确定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57-60,共4页刘杰 
《刑法修正案 (三 )》为惩治恐怖活动犯罪 ,修改、增加了一些犯罪罪名。这对惩治恐怖活动犯罪行为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修改、新增犯罪的罪名如何表述 ,尽管有司法解释 ,但是仍然值得研...
关键词:恐怖犯罪 立法完善 罪名讨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