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

作品数:20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梅杨鲁萍邓彬更多>>
相关机构:泰安师范附属学校泗水县实验小学北京印刷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开心学英语(小学版)》《陕西教育(教学)》《四川教育》《小学生作文向导》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享公共文化服务,让边疆不再遥远
《中外文化交流》2019年第8期64-65,共2页诺吴 
在海拔近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语魔方》剧组提前把便携式氧气罐放在了《刻舟求剑》演出的船上、《另辟蹊径》演出的高墙后和《掩耳盗铃》演出的狗洞旁……“氧气瓶放在台上也很难直接去吸氧,只能在换场时大家互相配...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共享 边疆 《刻舟求剑》 儿童艺术剧院 《掩耳盗铃》 《另辟蹊径》 青藏高原 
《掩耳盗铃》
《湖南教育(D版)》2019年第1期65-65,共1页郑玉州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与简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5年第3期59-59,共1页黄艳 
【教材简析】《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了一个盗铃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结果被人当场发觉的故事。教材叙事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短小精炼,对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出于对本班实情的分析,让他们...
关键词:寓言故事 短小精炼 别人家 学习过程 不知道 人物形象 作业布置 整体感知 小学教育 课本剧 
“叮铃叮铃”还是“丁零丁零”
《小学语文教师》2015年第2期75-75,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30课《寓言两则》中,《掩耳盗铃》一文有这样一句——“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在阅读中,我还发现表示铃声的象声词有用“丁零丁零”的,也有用“...
关键词:《寓言两则》 《掩耳盗铃》 四年级 象声词 语文 老师 
《掩耳盗铃》教学案例及反思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年第16期37-37,共1页季贤云 
【案例】 学习《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我的设想是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然后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感知寓意,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关键词:《掩耳盗铃》 教学案例 反思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 提出问题 感知 寓言 
《掩耳盗铃》续写
《快乐作文(中年级版)》2011年第6期45-45,共1页徐仪筱 
……没想到,手刚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现了。就这样,他既没有偷到铃铛,又被铃铛的主人大打了一顿。他心里一直想出口气,一定要想办法偷到铃铛。他为了这件事想了几天几夜……
关键词:小学 作文 语文教学 《〈掩耳盗铃〉续写》 
掩耳盗铃
《新课程(简明作文)(小学)》2010年第10期50-50,共1页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
关键词:《掩耳盗铃》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 
《掩耳盗铃》新编
《杂文选刊(中旬版)》2010年第8期19-19,共1页赵何膺 
古时候,有一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结果被人家逮住了。这件震惊中外的盗窃案被上报后,皇上勃然大怒,特别下诏对其凌迟处死。但是,皇上又法外施恩,没有灭其九族,而是赐予其后代姓氏为"掩耳",以便昭告天下,并让其后代永远记住祖先...
关键词:这一天 掩耳 耳聪 法外施恩 生日礼物 落草为寇 激动万分 下诏 第三天 清脆悦耳 
国人十大丑陋心态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0年第24期74-75,共2页丁丁 
《叶公好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等中国历史上经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其实,从这些故事可以反应出中国人五千年的思想心态。可以说,直到现在,中国人还在演绎着这些笑话故事,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人的丑陋矛盾心态。...
关键词:思想心态 中国人 丑陋 矛盾心态 十大 《叶公好龙》 《掩耳盗铃》 笑话故事 
掩耳盗铃
《开心学英语(小学版)》2009年第12期8-9,共2页杜可唯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很大的铃铛,就想把它偷来,可是他又够不着。然后他就想:用斧头把铃铛打碎就可以把它弄走了。但是他用斧头砸的时候,铃铛就响了起来。他怕别人会听到,因此就立刻捂上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
关键词:小学 英语 课外阅读 《掩耳盗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