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题壁》

作品数:31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进王卫平黄伟陈霞王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船山学刊》《文史天地》《语文世界(教师之窗)》《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谭嗣同绝命诗中的“两昆仑”指的是谁
《各界》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苏生文 
近代维新派政治家谭嗣同就义前写下的《狱中题壁》一诗为后世传颂不绝,其中两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两昆仑”到底指的是谁,一直众说纷绘。关于“两昆仑”的著述有很多,其中不乏名人解读。笔者试着做了一个归纳,大...
关键词:维新派 绝命诗 谭嗣同 《狱中题壁》 
一生酷爱读书的“博士”皇太后被引量:1
《文史天地》2022年第11期54-58,共5页王进 
维新变法著名人物谭嗣同在狱中写了一首诗《狱中题壁》,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尤其是其中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两句,更是印象深刻。在前边两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中,谭嗣同引用了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张俭...
关键词:维新变法 谭嗣同 皇太后 忍死须臾 《狱中题壁》 
《小英雄的故事》教学设计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年第4期9-10,共2页孟岩 
【教学内容】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英雄的故事"中两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夜莺的歌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六年级上第2册《开国将帅们的战创(节选)》《端午》《过零丁洋》《就义诗》《狱中题壁》《苏武牧羊》《满江红》...
关键词:《小英雄雨来》 教学设计 故事 《夜莺的歌声》 《苏武牧羊》 《狱中题壁》 《过零丁洋》 小学语文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5年第12期12-12,共1页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前人的绝命诗词或是临终诗词,往往耐人寻味,也往往于这些语言中最能见真情、真性。这类诗词中又以...
关键词:重阳 宜州 《狱中题壁》 耐人寻味 诗歌体裁 诗词 绝命诗 方孝孺 
就谭嗣同《狱中题壁》若干问题与吴义雄、杨一峰、林桂蓁三位先生商榷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年第S3期362-363,共2页王卢笛 
学界对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中"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究竟应作何解争议颇多,本文拟就其中一家之说与三位先生进行探讨。
关键词:谭嗣同 狱中题壁 两昆仑 吴义雄 林桂蓁 
论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点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12期13-14,共2页陈秋蓉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一生成就颇丰,作品影响深远。本文从作家人生经历入手,以诗作分析为基础,以归类研究为方法,探讨戴望舒诗歌[1]的艺术特点。戴望舒,浙江余杭人,中国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
关键词:戴望舒诗歌 《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 《雨巷》 艺术特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作文素材》2011年第13期113-113,共1页
1896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A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
关键词:《狱中题壁》 谭嗣同 昆仑 光绪皇帝 慈禧太后  变法 维新派 
填字游戏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10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横向一、中国近代维新志士谭嗣同《狱中题壁》中“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上句二、名词。指一个人有所隐藏,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三、成语。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一定不能成功,现多用来形容跟恶人商量,要其牺牲自己的利益。
关键词:填字游戏 《狱中题壁》 利害冲突 谭嗣同 
论戴望舒诗歌创作风格的转变
《长城》2010年第8期71-72,共2页王萱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戴望舒作为中国现代诗派“诗坛的领袖”,他是中国现代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戴望舒诗歌的创作风格以抗战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922年到1937年为第一个阶段,1938年到1945年为第二个阶...
关键词:戴望舒诗歌 《雨巷》 《狱中题壁》 《我的记忆》 《我用残损的手掌》 现代诗派 创作风格 
狱中题壁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2010年第12期36-36,共1页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我自横刀向天笑,忍死须臾待杜根。去留肝胆两昆仑!
关键词: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狱中题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