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法要略》

作品数:65被引量:21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本良吴为章黄南松史锡尧吴云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当代修辞学》《安顺学院学报》《中国俄语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马氏文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韩语名量词对比研究
《新教育(海南)》2018年第13期39-40,共2页王子君 
一、汉韩量词的定义与分类 1.汉语量词的定义与分类。《马氏文通》作为最早的汉语语法学著作,既没有给量词命名,也没有给其下定义,只是提到了"记数之别称"。我们从其认为量词是"记数之别称"可以看出,马氏是将量词作为名词一类的。...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名量词 《中国文法要略》 单位名词 对比 韩语 《马氏文通》 语法学著作 
略论上古汉语的比较范畴——研习《马氏文通》《中国文法要略》札记之一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年第10期39-41,共3页王远明 
本文通过对《马氏文通》《中国文法要略》有关汉语比较句的研究进行评述,试图确立上古汉语的"比较范畴",下辖三个次范畴:异同、高下、得失,力求详尽罗列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
关键词:古汉语 比较范畴 《马氏文通》 《中国文法要略》 
汉语词类划分的意义标准述评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07年第4期47-49,共3页仲崇山 
在汉语语法学史上,以意义为标准划分词类的代表作有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语法理论》和《中国现代语法》。马建忠鉴于汉语没有足以区分词类的形态变化,主张根据意...
关键词:词类划分 意义标准 汉语 《中国文法要略》 《新著国语文法》 《马氏文通》 述评 语法学史 
语体的语法学功能透视被引量:4
《修辞学习》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刘顺 吴云 
自《马氏文通》以来,我国的语法学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出版了相当数量的语法学著作。从这些出版的著作来看,大都以书面语为研究对象。如《马氏文通》就是以文言文为对象研究古汉语语法的专著。其后,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
关键词:语法学 《马氏文通》 《中国文法要略》 语体 古汉语 语料 书面语 著作 白话文 国语 
关于“语法”一词出现的年代
《中国语文》2000年第2期188-188,共1页马国强 
近现代的汉语语法学经典著作,起初并未使用“语法”这一术语,如《马氏文通》、《国文法草创》、《新著国语文法》、《中国文法要略》等。至本世纪四十年代末,随着《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语法论》等书的出版,“语法”之说才渐行于世。
关键词:汉语语法学 《马氏文通》 《中国文法要略》 国语 年代 术语 近现代 出版 
吕叔湘对《马氏文通》介字理论的认同与创新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4期12-14,共3页董菊初 王传高 
在纪念《马氏文通》出版百年之际,人们自然想到马建忠在建立与发展汉语语法理论方面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而作为继马氏之后的世纪老人,语法学界的一代宗师的吕叔湘先生对《马氏文通》,(后简称(文通》)的评价,应该说是最具科学性与权威...
关键词:《马氏文通》 《文通》 介词“以” 吕叔湘 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 《中国文法要略》 “所以” 马建忠 字理 
步入古汉语殿堂的良师益友──《文言虚词诠释》评介
《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58-59,共2页温朔彬 
步入古汉语殿堂的良师益友──《文言虚词诠释》评介温朔彬当我们饶有兴致地阅读一本古汉语著作时,常常被一个个不同意义的文言虚词所困惑,而不能准确把握整个句子的意思。如果此时你手中有一本《文言虚词诠释》,便会给你莫大的教益...
关键词:文言虚词 古汉语 工具书 人称代词 “何” 《古书虚字集释》 《马氏文通》 《史记·项羽本纪》 《中国文法要略》 《助字辨略》 
形容词谓语句研究概述被引量:2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125-127,共3页周有斌 
关键词:形容词谓语句 《马氏文通》 研究概述 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 《中国文法要略》 《新著国语文法》 汉语句型 语法意义 吕叔湘 
一九四九年以前量词研究综述被引量: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66-69,共4页吴非 
关键词:研究综述 动量词 汉语语法 《马氏文通》 称数法 现代汉语 高名凯 数位词 单位名词 《中国文法要略》 
二十世纪中国语法学著作的出版
《中国出版》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吴长安 
二十世纪中国语法学著作的出版吴长安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产生了语法学的萌芽。如苟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探讨了名词与其代表的事物的关系。《公羊传》中“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
关键词:中国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 二十世纪 语法研究 《马氏文通》 文法革新讨论 《现代汉语》 中学语文教学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