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

作品数:765被引量:49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永国刘晓东孙碧杨汉麟谢能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大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再论爱弥儿是谁
《现代大学教育》2022年第1期25-33,111,共10页柯文涛 李子华 
2020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回归生活世界的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2020ZD59。
在《爱弥儿》的研究中,"爱弥儿是谁"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和存在理论分歧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研究者不了解《爱弥儿》的主要定位,未发现《爱弥儿》与《理想国》的内在关联,未找到理解《爱弥儿》的钥匙;《爱弥儿》隐藏了卢梭的个...
关键词:卢梭 爱弥儿 《爱弥儿》 柏拉图 《理想国》 立法者 哲人 
现代劳动启蒙教育——卢梭诗学故事“爱弥儿种豆子”探幽被引量:4
《现代大学教育》2020年第6期46-54,共9页唐燕 高德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现代道德教育中‘正义德性’的重建”,项目编号:CEA160203。
“爱弥儿种豆子”是用诗学故事对现代人进行的劳动启蒙教育。劳动教育本质上是正义教育,是卢梭在修正洛克的财产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人施行的以自食其力与不侵犯他人财产权为要旨的正义教诲,其目的是为现代政治社会奠定必要的道德...
关键词:爱弥儿 种豆子 卢梭 劳动教育 财产 劳动 正义 自由 
卢梭为何将洛克视为理论对手?——重思《爱弥儿》写作的社会背景与问题意识被引量:2
《现代大学教育》2020年第2期52-59,共8页胡君进 檀传宝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课题“西方公民教育话语的演变脉络研究”,项目编号:2019M650087。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对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诸多批评。在卢梭眼里,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其试图培养的绅士本质上是一个追逐私人利益、实现自我保存的布尔乔亚。为此,卢梭不得不将洛克视为理论对手,并撰...
关键词:《爱弥儿》 《教育漫话》 卢梭 洛克 绅士教育 布尔乔亚 社会民情 人性拯救 
爱弥儿是谁?——教育学情境中卢梭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分歧及其澄清被引量:2
《现代大学教育》2019年第1期39-45,111,共8页胡君进 檀传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学段特性的教师专业伦理学研究";项目编号:BEA170106
以往教育学情境中的卢梭教育思想研究在"爱弥儿是谁"这一问题上出现了理论分歧,一种看法认为爱弥儿是自然人,另一种看法则主张爱弥儿是公民。导致理论分歧的原因在于研究者对于《爱弥儿》这一文本进行了选择性解读,以及受到高度复杂的...
关键词:爱弥儿 卢梭 自然人 公民 立法者 卢梭教育思想 
同情教育:公民德行养成的根基——卢梭《爱弥儿》第四卷中的一个审思被引量:11
《现代大学教育》2015年第2期73-80,112-113,共8页曹永国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大学青年教师自我认同的形成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IA130077
同情是公民德行养成的自然之根,是对自由竞争社会中公民德行之理性主义的纠偏。后者使个人将德行作为一种工具,隶属于实现自我生存与舒适生活之目的,实为一种私己之本质。同情则使个人将他人真正纳入自我关怀之视域,限制了社会中个人对...
关键词:同情 德行 《爱弥儿》 道德工具主义 自爱之心 
做一个理性的教育理想追求者——《爱弥儿》之附录的一个阐述被引量:7
《现代大学教育》2014年第3期57-62,113,共6页曹永国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大学青年教师自我认同的形成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IA130077
《爱弥儿》的附录以一种复杂的、完整的与严肃的方式思寻了教育理想。它不是对完美教育的浪漫描绘,而是对教育理想的重负、严酷与危机的真实呈现。它迫使我们重审教育理想的存在和意义;认真思考教育对于自我心灵的作用;全面检视自己的...
关键词:《爱弥儿》 教育理想 卢梭 复杂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