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胜

作品数:142被引量:755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道德道德教育教师儿童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现代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校园儿童文学建构的教育世界及其教育效应
《中国教育学刊》2025年第4期43-50,共8页汤晨琦 高德胜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教育生活的伦理与哲学思考”(项目编号:23FJKA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校园儿童文学是校园生活的映照,它通过建构想象中的教育世界并邀请儿童读者进入的方式发挥独特的教育影响。因此,有必要基于教育学视野,从理论层面对校园儿童文学的教育效应进行探索。中国校园儿童文学总体上建构了一个“相对负面”的...
关键词:儿童文学 校园儿童文学 教育世界 教育效应 
核心素养的个性发展难题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6-74,共9页高德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问题的理论反思”(22JJD880025)。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的热点话题,但其所自带的个性发展难题并未受到重视。个性既是人的事实,也是价值追求,培养个性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从个性的视角去审视核心素养就可以发现,核心素养是关于人的“什么”(what),是对人的能力与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个性 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难题 辩护 
论证还是叙事?——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
《课程.教材.教法》2025年第3期88-96,共9页高德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22年度重大项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问题的理论反思”(22JJD880025)。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是一个未被注意到的教育问题。长久以来,小学德育教材的文体都是论证性的。由此造就了小学德育教材论证文体的“思维定式”,小学德育教材中的正文如果不是观点性的,教材的编写者、审查者、使用者就会...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 叙事 论证 文体选择 德育 
教学成果应凸显学术性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5年第3期19-20,共2页高德胜 
这些年,各种级别的教学成果评选都在进行。作为重视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学成果评选有正面意义。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各种层次的教学成果评选,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用宣传、包装掩盖学术的问题。教学成果的学术性是衡量其价值与意义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成果 正面意义 重视教学 学术性 关键标准 价值与意义 评选 
对知识与素养关系几个命题的反思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01-102,共2页高德胜 
一、知识与素养是二元对立的吗如果知识与素养是二元的,起码二者可以相对清晰地分割开来。事实上,知识与素养有很多交叠与融通的地方,是很难切割开来的。有一些知识本身就是素养。有些知识,即便理解、掌握了,短时间内也不能转化为素养...
关键词:相对清晰 素养 惰性知识 沉睡 二元对立 
教育时空中的边界意识被引量:1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4年第12期21-22,共2页高德胜 
有边界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守住行为的尺度与边界,是文明与教养的表现。对边界的坚守,从正面看是对他人“领地”的尊重、对自身“领地”的守护;从反面看则是不侵犯他人“领地”、不容许他人侵犯自己的“领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地...
关键词:道德主体 教育时空 边界意识 越界 教养 尊重 日常生活 领地 
个性的时代危机与教育遭遇——兼论为个性生成的教育转型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32-142,共11页高德胜 汤晨琦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问题的理论反思”(22JJD880025)。
个性是人的事实,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个性也是值得追求的价值,个性消退是对人性尊严的冒犯与伤害,使人不能成为人。我们的时代有着深重的个性危机,一方面,过去时代的个性概念已经不再适用,理论界弥散着“主体死了”的悲叹;另一...
关键词:个性 个性危机 个性的意义 个性理解 个性教育 
学校教育要走好立德树人的正道
《中国德育》2024年第22期1-1,共1页高德胜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关于这一点,学校教育在认识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有制度与法律保障,能够确保学校教育坚守立德树人的正道。实践与认识不可能完全一致。应该承认,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偏离立德树...
关键词:立德树人 误导性 自身利益 课业负担 教育坚守 正道 教师与学生 身心健康 
对知识与素养关系几个命题的反思被引量:3
《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第10期34-43,共10页高德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问题的理论反思”(22JJD880025)。
素养与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与课程话语中的热点,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素养的对立面。关于知识与素养的关系,有这样那样的命题。要澄清这些命题,首先要明了何为知识、何为素养。知识与素养是不同的,但又是交叠融合的,二者不是二元对立...
关键词:知识 素养 知识素养化 知识运用 知识理解 
“必备品格”的概念预设及其问题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高德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问题的理论反思”(22JJD880025)的研究成果
“必备品格”是新近出现的一个教育“热词”,与关键能力、价值观念并列成为界定核心素养的关键用语。以“必备”来限定、修饰品格,体现出对人之品格的分离化理解,即人的品格有一些“必备的”,另外一些则是“非必备的”。对品格的如此理...
关键词:必备品格 非必备品格 德性一体 概念预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