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体诗

作品数:36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国林秦蓁秦蓁马茂军王佐良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科技学院四川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知识》《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学刊》《甘肃科技纵横》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初白体诗考述
《快乐阅读》2023年第3期41-44,共4页王亚明 
诗至五代(907年一960年),后继乏力,盛唐诗歌中激昂、澎湃的朝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颓靡、衰朽与一不振。五十年间,诗人或学贾岛,或效白居易,或仿李商隐,取法不一。其中,贾岛诗派于晚唐盛极一时,风头无两。闻一多曾在《唐诗杂论·贾...
关键词:隐逸情怀 消极避世 盛唐诗歌 李商隐 晚唐五代 贾岛 杂论 白体诗 
论宋初二李白体诗歌创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70-76,共7页汪国林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ZW092);安徽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基金项目(AKZDXK2015C07)
宋人蔡居厚说"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可见,宋初白居易诗歌影响之巨,这其中尤以李昉、李至为甚。二李无论思想观念还是情趣爱好都极为推崇白居易,使其诗作追慕白居易而成为宋初白体诗的代表与旗手,以至于王禹偁称其诗为...
关键词:宋初 李昉 李至 白体诗 创作. 
陶渊明对“宋初三体”诗创作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2期150-150,共1页蔡龙威 
历来论者言及陶渊明在宋代的影响,多以梅尧臣始。然细察史料可知:梅尧臣前的宋初六十年,以“宋初三体”为代表之文人,就已开始接受陶渊明之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宋初三体”对陶渊明诗风和人格的不同解读,使宋初诗坛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
关键词:陶渊明诗 梅尧臣 诗创作 西昆体 白体诗 吏隐 中隐 晚唐体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特色研究
《语文建设》2017年第6X期17-18,共2页司彩霞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他以丰富的写作技巧,为悲剧和喜剧增添了活力。他通过合理组织语言,将人物的个性特征、心理、情绪等刻画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带来了深层次的精神体验。本文主要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白体诗和语言技巧进行...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 朱丽叶 情节 白体诗 人物情感 双关语 罗密欧 哈姆莱特 读者 
宋初白体诗内涵新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8期601-608,共8页汪国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ZW092);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项目(20141142)
宋初白居易诗盛行,有"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之说。学界对宋初白体诗的内涵、风格、构成、历史命运等诸多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对其内涵,我们认为它是五代宗白诗风的自然顺延,并由此追慕白居易且不断融入新朝气息而形成...
关键词:宋初 白体诗 内涵 诠释 
宋初白体诗人群体的思想考察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29-633,共5页沈童 
分析了白体诗人群体在宋初百年文学复兴过程中特殊的文学贡献,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中唐以来,韩、柳等人所构建的"道统"传承,并为后世欧阳修等人标举的"古文运动"的复兴,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白体诗人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加以考察...
关键词:白体诗人 思想 文学观 
试论宋初直臣田锡白体诗歌创作被引量: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21-27,共7页汪国林 
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宋初政坛名流、部分学白的代表作家田锡,其白体诗作既有应制唱和、赠友闲适等典型的宋初白体诗诗歌题材,更有反映现实政治、表达理想抱负、浸透人生感怀的政治讽喻诗与咏怀伤感诗,这些大大开拓了宋初白体诗的题材范围。在诗歌风格与艺...
关键词:宋初 田锡 白体诗 创作. 
事态叙事:现代汉诗的戏剧性文法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5年第2期90-99,共10页杨四平 
与古代汉诗相比,戏剧化,更严格来说是戏剧性,是现代汉诗最突出的特征。古代汉诗是静观的、封闭性的,以意境为重;它的结构态势是不断向语言内部旋转和收缩。而现代汉诗注重事态和语言的动态以及结构的开放性,它的结构态势是不断向外拓展。
关键词:现代汉诗 《诗格》 意象派 诗歌思想 叙述主体 废名 白体诗 白话新诗 臧克家 叙述视角 
宋初太祖、太宗朝翰林学士群体白体诗作考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7-92,共6页汪国林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ZW092);2014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项目(2014)
宋初太祖、太宗朝的翰林学士是宋初白体诗创作的生力军。他们清贵显要的政治地位,通俗流易的文学好尚,对形成以颂美应制、富贵闲适与平易通俗为特征的白体诗风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由于身份、个性及才艺偏好的差异使得太宗朝...
关键词:太祖太宗 翰林学士 白体诗 创作 
宋初白体诗盛行原因探析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11期112-116,共5页汪国林 
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古代秘书监制度及其与文学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4BZW092
宋初白体诗盛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宋初统治者推行右文国策,这使宋初文化生态得以迅速改善;二、晚唐五代宗白诗风的巨大惯性,这为白体诗首兴提供历史渊源;三、宋初统治者有意提倡,这是重要推手;四、白体诗自身特质与白体诗...
关键词:宋初 白体诗 兴盛 原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