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基础

作品数:115被引量:19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吴晓明田海舰李主斌黄云明赵保红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象性活动”:马克思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辩证法思想的理解
《兰州学刊》2024年第9期37-44,共8页杨淑静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唯物史观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24A6)阶段性成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真正开端。在手稿中,马克思对非批判的运动以及非批判的形式进行了双重的批判,从而确定了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内蕴了辩证法理论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建立...
关键词:对象性活动 双重批判 现实性 活动性 历史性 
回到哲学本体论基础——关于艺术学、美学研究中的“本体论”
《美育学刊》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凌玉建 
当代中国的艺术学、美学研究中,涉及“本体论”的研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本体”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所谓“本体论”问题,亦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本体”是中国固有的一个概念,而“本体论”则完全是一个西方概念,它是西方历史上所特...
关键词:本体 本体论 艺术学 美学 
在“运用未来”中创生新未来——未来素养的内涵、本体论基础及其意义被引量:1
《中国远程教育》2024年第6期34-47,共14页卜玉华 朱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VFA210006)。
未来素养是最近十多年里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牵头推动而日益被国际社会广泛熟知的一个概念,代表着一种未来研究新范式的产生。从背景上看,未来素养...
关键词:未来素养 运用未来 预期系统理论 未来研究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本体论基础与美丽中国建设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8,共8页程广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研究”(22XKS01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念在本体论层面表征着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关系,既为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 本体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美丽中国建设 
儒家民本治理理念的本体论基础及其逻辑建构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8-98,共11页张冬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1BKS151)。
儒家民本社会治理的依据可以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其本体论进行论证,区别于西方哲学对世界本质的探讨和对人的本质分而论之的研究方式,儒家将“天命观”之外在性与“人性论”之内在性结合起来分析,按“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的客观规...
关键词:儒家 民本社会治理 人性论 逻辑 
近年来儒家“超越”讨论的新进展与再反思
《国学学刊》2023年第4期7-9,共3页吴倩 
“超越”问题是一个内在于传统儒学问题意识的研究主题。古代儒家学者虽然并不使用“超越”概念,但他们始终关注“人何以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问题、以及作为安身立命之基础的天人关系问题。可以说,传统儒学的超越思考首先是一种人生哲...
关键词:内在超越 天人关系 传统儒学 本体论基础 儒家学者 终极关怀 安身立命 再反思 
语言使用与框架设置——框架分析的本体论基础与方法论意义被引量:2
《广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92-202,287,共12页王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分享经济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问题研究”(项目号16ZDA082)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忽略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本体论差异,由此导致了客观主义本体论预设:社会现实是“注定如此”的。这一决定论立场受到人本主义学者的挑战。他们认为社会现实“本来可以是其他样子”,因为它是基于人们的意义而...
关键词:框架分析 设框(框架设置) 建构主义 质性研究 宏观行动者 
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体论基础是劳动
《新华文摘》2022年第21期170-170,共1页曹孟勤 
曹孟勤在《学术研究》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哲学对劳动活动的思考不是确认劳动本身的各种功能,而是在第一哲学层面分析劳动如何保证人与自然世界的合理存在,让自然界、让人本身真正地“是其所是”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学术研究》 本体论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 劳动本身 人与自然 哲学层面 普遍共识 合理存在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三重逻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184-185,共2页秦龙 孙萌 
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本体论基础1.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本质规定。人与自然共同的客观实在性是二者和谐关系的本质基础。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既包括外部自然界,也包括人自身。人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是自然界的...
关键词:唯物主义自然观 客观实在性 对象性活动 物质变换 本体论基础 人与自然 本质规定 本质内涵 
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社会空间生成的本体论基础探微被引量:3
《长白学刊》2022年第5期62-70,共9页何金生 谭培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世界意义”(20AZD010)。
空间博弈是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突出特征。社会空间究竟如何生成?这需要从根本上对社会空间的生成进行本体论基础的探讨。现代西方社会空间本体论者过分强调空间自身的本体意义,将空间视为一种自我生成物,最终无力解释社会空间的物质基...
关键词:全球化 社会空间 本体论 劳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