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

作品数:7050被引量:6967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天道金碚曹永国陈力胡凡刚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武汉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本真"的概念拜物教批判——阿多诺非本真性思想的逻辑终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3年第2期210-219,353,354,共12页杜怡华 
阿多诺从否定辩证法的理论视域出发,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本真"概念的抽象性、无意义内涵与肯定性本质作为批判标靶,揭示出德国存在主义哲学"本真"的行话形式、同一性思维实质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性质,将非本真性思想奠基于对"本真"...
关键词:阿多诺 本真 否定辩证法 概念拜物教 非本真性 
习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三重意蕴论析被引量:11
《思想战线》2022年第4期10-19,共10页徐佳辉 黄蓉生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构筑、实践创新、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研究”阶段性成果(21ZDA003)。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共同富裕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时代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凸显出鲜明的继承发展性、弘扬人民性和引领方向性的本质特征,回答了“什么是...
关键词:共同富裕 本质特征 本真蕴义 本来价值 
复现中国史分期本真——兼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单线历史模式被引量:3
《江汉论坛》2021年第3期97-110,共14页冯天瑜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五种社会形态单线直进说”假唯物史观名义,曾导致中国历史分期陷入混乱,束缚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而此种僵化模式论实则背离马克思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网状进路的社会形态学说,尤其背离马克思的“封...
关键词:历史分期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周制 秦制 
本真与还原--古籍善本的数字化处理研究被引量:4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年第6期47-50,55,共5页毕翔 唐存琛 
古籍善本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较为显著的经济价值,多保存在文人雅士、图书馆、博物馆中,基本按照文物级别进行收藏。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查阅手续办理复杂、使用过程较为繁复,对善本几经使用后的维护费用昂贵等问题。这也造成了古籍...
关键词:古籍善本 数字化处理 信息还原 
“灞桥风雪驴子背”——一个经典意象的多元嬗变与诗、画解读被引量:7
《文艺研究》2017年第1期111-126,共16页尚永亮 刘晓 
"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语出晚唐宰相郑綮,标志着灞桥意象由具体的情感指向到抽象诗思指称的转变。这种转变既基于灞桥意象本身的成熟与深化,又受到晚唐清冷枯寂、骑驴苦吟诗风的影响和推动。灞桥与风雪、驴背所营造的诗歌创作情境,...
关键词:诗思 意象 嬗变 解读 文学情境 诗歌创作 生命本真 孟浩然 
生命本真的艰难追寻——池莉散文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53-59,共7页雷登辉 
江汉大学2014年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重点项目"池莉研究"(项目编号:14G434)
散文与小说不同的文体特性,决定了散文创作更加贴近现实,更加注重本真性,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作家的了解,深入探寻作家的精神世界。池莉散文看似闲散平淡,却一直保持着对生命本真的追寻。池莉散文通过对凡俗生活的书写、对细节的重视逐...
关键词:池莉 散文 生命本真 池莉热 “汉味” 
如赤子般本真的生活——老庄婴儿论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49-51,共3页黄凯 
《老子》1和《庄子》2书中都多次提到婴儿,作为体道的一种方式,婴儿在他们那里具有无欲无求,无功利,自然烂漫纯真等特点,这和老庄的审美人生和为获得本真的生活有重大的关系。
关键词:《老子》 《庄子》婴儿 本真 
《特洛伊》中阿喀里斯的人性回归之路
《电影文学》2014年第9期115-116,共2页黄海瑛 刘华辉 
电影《特洛伊》塑造了阿喀里斯的经典人物形象。故事取材于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阿喀里斯是一位战神,刚毅果敢,勇猛过人,在战争中所向披靡。在荣誉的光环后面,是伶仃的孤独。社会对"英雄"的评判成了他身上不可承受的负...
关键词:阿喀里斯 本真 《特洛伊》 人性回归 沉沦 
论此在伦理生活中的自我完善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1期32-40,共9页杜战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20010)
《存在与时间》主要是对此在伦理生活的描述。关于此在,海德格尔持的观点是完善论,确切地说,此在所要完善的是本真的自己。然而,此在的本真状态首先和通常是受物和常人遮蔽的。畏则具有揭示(还原)功能,在畏中,死亡的逆意向性构成了本真...
关键词:此在 伦理 完善论 本真状态 双重还原 
对生命本真的思考——《墓园挽歌》中“农人”意象的分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第9期36-37,共2页薄汝倩 
本文主要讨论了十八世纪英国诗人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中的"农人"意象,并将这一个主要意象解构分层并进行详细分析,从而解读该意象对深化主题理解的作用。
关键词:墓园 农人 人生思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