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

作品数:22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褚蓓娟杨青山吴彩棉张妍婷蒋成瑀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北京大学浙江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教学之友》《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语文学习》《新课程研究(下旬)》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多维视野中的《伊索寓言》被引量:1
《学语文》2007年第4期35-36,共2页褚蓓娟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收录的《读(伊索寓言)》是钱钟书的一篇随笔。文章的妙处在于开启了另一种解读寓言的方式。钱先生认为寓言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发简单,愈发幼稚,教得孩子误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因果报应,也像在禽兽之间一样...
关键词:《伊索寓言》 《读(伊索寓言)》 高中语文第二册 因果报应 钱钟书 人教版 小孩 纯朴 
重视思维训练 培养创新意识——教《读〈伊索寓言〉》一得
《学语文》2002年第6期25-25,共1页张先彪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呢?教完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我得...
关键词:思维训练 创新意识 《读(伊索寓言)》 高中 语文教学 作文训练 
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读〈伊索寓言〉》教学札记
《学语文》2002年第2期14-14,共1页刘庆林 
高语新编教材第二册选了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这篇文章,与其他散文家作品相比,具有妙趣横生、启人心智的特色。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此文,更多的不是在于情感上的愉悦,而是在于智性上的满足。
关键词:《读(伊索寓言)》 教学札记 高中 语文教材 第二册 钱钟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