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

作品数:104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高修王琦马莉娜张居祥郭勇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功能对等视角下林少华翻译的忠实、再创与丧失——以《金阁寺》译本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2期473-481,共9页谢宜烨 
《金阁寺》是日本战后文学家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有的“审美忠实”译风而著称的翻译家林少华也于1992年翻译了该作品。为了考察林少华在《金阁寺》中的翻译策略,本文选取尤金・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其核心在于实现...
关键词:《金阁寺》 林少华 功能对等理论 归化翻译 信息流失 
日本文学,群英璀璨
《看世界》2024年第25期84-85,共2页
《金阁寺》三岛由纪夫重要代表作,发表于1956年,长篇小说。《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三岛要在...
关键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 读卖文学奖 犯罪动机 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中“朋友”的形象及作用分析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李奕璇 
《金阁寺》是三岛由纪夫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沟口从一个自卑的少年到纵火犯,他身边的人对他产生的影响非常大。鹤川和柏木是沟口的两位朋友,他们的形象相反,对比强烈。前者是“光明”一样的存在,曾一度让沟口感到美...
关键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 “朋友”形象 “朋友”的作用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金阁寺》主人公的悲剧探微被引量:1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胡莉蓉 
《金阁寺》中,主人公的口吃是其内心的自我认知与外部社会身份失衡的结果。作为一种存在表征,口吃又强化了他与外界的疏离,构成其“不被理解”的生存体验。出于对美和绝对者的欲望,主人公试图与金阁建立同一,却被迫成为他者注视下的耻...
关键词:《金阁寺》 社会文化理论 口吃 他者 虚无 
“背德”内容与文学叙事——以《莎乐美》与《金阁寺》为例
《天中学刊》2023年第5期102-108,共7页栗桢 
“背德”是一把文学叙事的双刃剑,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情感、深度和张力,但也可能带来争议和负面评价。一方面,“背德”作为对道德禁忌的触碰,其表现力来自道德哲学所界定的道德规范力,因此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构筑虚拟情境中对道德法则的...
关键词:背德 叙事策略 《莎乐美》 《金阁寺》 
《金阁寺》:物人映衬的叙事特色与物哀美学的艺术呈现
《中州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17-21,26,共6页王运涛 
《金阁寺》中的金阁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重要物象,不仅为人物沟口提供了美好想象、理想幻灭、自我毁灭的契机,也在他处理同“重要他者”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阁的多面形象映射了沟口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构成了沟口精神嬗变的伦理...
关键词:《金阁寺》 叙事特色 物哀美学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的身体叙事与身份认同
《外国语文研究》2023年第3期58-65,共8页兰立亮 申璐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现代小说个体叙事与伦理建构研究”(18BWW031)的阶段性成果。
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描写了一个现代人自我丧失和自我追寻的故事。叙述者“我”在战前因天生身体缺陷而被疏离于现实和人生之外,以致于被金阁所代表的美的观念异化而迷失了自我。“我”在战后烧毁金阁的小说结局呈现了现代个体能动...
关键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 身体叙事 身份认同 
完美结局
《山花》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东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想永远活下去。——三岛由纪夫12019年4月,我在东京郊外的多磨灵园寻找三岛由纪夫的墓,文青攻略上说凭吊应来此地。墓园很大,清晨罕有人至。转过一角,只见远处一个墓碑前鲜花簇拥,走上前去,墓上大字——平冈家之墓...
关键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 强健身体 人的生命 鲜花簇拥 活下去 
从《金阁寺》看三岛由纪夫文学的右翼思想内涵
《文学教育》2022年第29期63-65,共3页沈瑾 
三岛由纪夫在1956年发表了以真实的金阁寺纵火事件为原型的长篇小说《金阁寺》。小说描述了一位青年被金阁寺的美所吸引,在一系列的挣扎和心理斗争后,最终一把火烧毁金阁寺的故事。《金阁寺》作为三岛由纪夫最著名的小说之一,饱含了三...
关键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 日本文学 日本右翼分子 
有关固有名词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以《金阁寺》的唐月梅译和林少华译为例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22年第7期4-6,共3页买紫頔 
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策略是近代以来备受瞩目的一个焦点。在中国翻译的历史中也有着“信、达、雅”、“直译”、“意译”、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和钱钟书的“化境”等翻译理念。《金阁寺》的翻译是中国步入现代以后开始进行的,现...
关键词: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 异化 归化 固有名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