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系传谱》

作品数:19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景哈宝玉杨晓春杨大业纳巨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穆斯林》《暨南史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史文献校注的新作——评述《经学系传谱》“校勘本”
《中国穆斯林》2022年第5期85-91,共7页马景 
2022年6月,陈晖校注的《经学系传谱》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即封面标出的“校勘本”,本文以下称校注本),该谱由明末清初穆斯林学者舍蕴善(1638—1703)初著,弟子赵灿增著,主要记录了明末至康熙四十二年间29名著名经师的个人事略,呈现了...
关键词:校注本 经学史 传承与变迁 伊斯兰教 经学教育 文献校注 校勘 
《归真要道译义》性命思想探析
《中国穆斯林》2022年第1期64-71,共8页唐思瑞 
《归真要道译义》一书为清代经师伍遵契翻译的伊斯兰教著作,原作者是12世纪伊斯兰教哲学家拉齐,原著为波斯语,名为《米尔萨德》,该书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伊斯兰教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经学系传谱》记载,明清时期的经师多喜讲授《米尔萨德...
关键词:灵魂观念 《经学系传谱》 米尔萨德 伊斯兰哲学 伍遵契 经师 经堂教育 概念表述 
《经学系传谱》著述者辨与版本考略
《中国穆斯林》2020年第4期27-33,共7页陈晖 
《经学系传谱》(以下简称《系传谱》)记载了明末清初,胡登洲中兴伊斯兰经学开创经堂教育,与其弟子共七传的师承体系,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中国伊斯兰经学教育的经籍科目、授学方法、教学特点、历史脉络等内容。它是胡登洲及其传人,历代经师...
关键词:胡登洲 宗教礼仪 经堂教育 中国本土化 经学教育 伊斯兰 版本考 历史脉络 
1782年进呈乾隆帝之回经考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18年第1期320-333,共14页(英)李渡南 杨大业 A.优素福 纳巨峰(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之际伊斯兰学校及其知识体系的本土化研究》(18BZJ037)的前期成果之一.
导言在《天方性理》(1704年)和《天方典礼》(1710年)中,回族学者刘智提供了一份他在撰述这两部著作以及《天方至圣实录》(阿拉伯先知传记,约1724年)时,所使用的67种阿拉伯文、波斯文书目。此书目标有汉字音写、汉字译名及(仅在某些版本...
关键词:伊斯兰百科全书 阿拉伯文 瓦塞尔 梅益盛 波斯文 中国伊斯兰史存稿 《经学系传谱》 庞士谦 乾隆帝 
明清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意义——从《经学系传谱》谈起被引量:1
《中国穆斯林》2017年第3期20-22,共3页金贵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伊斯兰教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5ZDB124)之子课题<内地伊斯兰教思想中国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话语体系,是指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目标、理念及表达方式共同建构起来的体系。从《经学系传谱》来看,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目标就是经师的培养、经书的引入与阐扬,培养教门意识。这些...
关键词:《经学系传谱》 伊斯兰教 经堂教育 话语体系 内地 历史意义 明清 教育目标 
经学大师舍蕴善若干问题考述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156-163,共8页马超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舍蕴善是清初杰出的伊斯兰经学大师,其在经堂教育、汉文译著、遵经改俗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河南襄城县有关舍蕴善的遗迹、传述及家族经学传承等材料,对舍蕴善的若干基本问题予以考述,有助于澄清谬误,全面、系统地认识其生平史...
关键词:舍蕴善 《经学系传谱》 《重立云山大师舍公碑文》 经学世家 
《经学系传谱》与伊斯兰教法被引量:4
《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5期126-135,共10页哈宝玉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明清时期经堂教育及其思想研究"(批准号:12BZJ027);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宗教关系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构建研究"(项目号:10SZYB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赵灿记述明清时期经学教育的珍贵文献《经学系传谱》为依据,重点探讨了域外伊斯兰教法、教法学派对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教育、经学学者和穆斯林的广泛影响。在追溯"逸蛮阿訇"来华传教路线的同时,观察了南北经学教育的特点。对《经学...
关键词:伊斯兰教法 逸蛮阿訇 《费喇意特》《终谷勒弗托华》 
《经学系传谱》中的“粤西镇台”马蛟麟考述被引量:1
《回族研究》2013年第2期32-40,共9页马景 
清代穆斯林学者赵灿在《经学系传谱》一书中曾四次提到马蛟麟,分别称他为"平定楚地者""辰源(沅)镇台""镇台"和"粤西镇台"。一直以来,他始终是学术界所忽略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碑刻、实际考察,并结合已有的零星研究,对其...
关键词:经学系传谱 粤西镇台 马蛟麟 
苏非东渐与中国伊斯兰——从《经学系传谱》再论伊斯兰影响宋明儒学的可能性被引量:2
《暨南史学》2012年第1期84-91,共8页长谷部茂 
1989年书稿整理后出版问世的清代穆斯林赵灿所编著的《经学系传谱》,记述了中国伊斯兰由16世纪中叶胡登洲为始的师承演变情况。它可以部分弥补苏非东渐至18世纪初刘智等所谓'回儒'汉译伊斯兰经典为止的时间空白。笔者曾注意到宋学的兴...
关键词:回儒 苏非 赵灿 经学系传谱 胡登洲 周敦颐 朱熹 
论《经学系传谱》中的“完人”与“仙学”被引量: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25-129,共5页孙智伟 
《经学系传谱》中的"完人"和"仙学"概念反映了明末清初回族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在一定层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两个概念包含了伊斯兰教的理想人格论和苏非思想。在特定的时代,则体现了中国(回族)穆斯林独特的的宗教意识和民族心理以及情感。
关键词:《经学系传谱》 完人 仙学 伊斯兰教中国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