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

作品数:4295被引量:161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钊王炳中唐惠忠洪树华过常宝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诗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字字句句总关情
《诗刊》2022年第3期76-76,共1页洪依君 
借用点化郑板桥的名句,来概括《令狐安诗词集》的读后感,大约能得到许多诗友的共鸣。但从不同角度解读,会平添许多的情趣和韵味。以诗为传,以诗言志,以诗咏美,可以说是令狐诗的基本格调和美学特色。
关键词:郑板桥 以诗言志 诗词集 诗咏 读后感 美学特色 诗友 
主题写作与新时代诗歌 创造内在于时代精神的政治抒情诗
《诗刊》2021年第19期48-51,共4页杨庆祥 
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诗歌的基本向度其实有两个:其一是政治,其二是抒情。或者说,政治与抒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体两面,并构成了整个中国古典诗歌和古典诗论的基石。《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诗以言志”,《尚书·尧典》载“诗言志、...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诗以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诗言志 古典诗论 政治抱负 时代精神 
功夫总在诗词外,品格攸关俯仰中
《诗刊》2021年第9期76-76,共1页邓世广 
诗言志也,原以兴、观、群、怨抒发感情、考见得失、交流思想、抨击时弊,从而体现其教育意义、认识作用和美学价值。运用之妙,要在用心耳!有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诗风。尝闻诗如其人,诗可以观人性情也:性偏隘者其词躁,宽容者其词平...
关键词:诗可以观 诗言志 疏狂 诗词 美学价值 蕴藉 诗如其人 
在场的诗学,兼论新时代诗歌
《诗刊》2020年第19期56-61,共6页孙晓娅 张福超 
中国新诗是中国诗人的时代梦,是百年来的一件大事,是持续实践的文学或文化行为。在革新古典诗歌的同时,也延续和创生了“诗言志”的内涵。自古及今,诗歌与时代发展紧密关联,经典的诗歌文本多孕育于跌宕的时代语境与变幻发展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古典诗歌 中国新诗 诗言志 牛汉 艾青 胡风 冯至 穆旦 
写作的态度
《诗刊》2016年第17期28-28,共1页
自古以来,“文以载道”“诗言志”,似乎早就给作家和诗人规定了社会角色和道义担当,是必须遵循的圭臬和不二法门。而我,写了二十几年了,越来越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写作使命感的人,也越来越对那种拿出“掌灯人”架势说话的人感到害怕。
关键词:写作 态度 “文以载道” “诗言志” 社会角色 不二法门 使命感 
“诗言志”之“言”在当下
《诗刊》2016年第11期76-76,共1页王国钦 
关于“诗言志”的阐释,不仅代有其人,而且代有其说。因为这三个字的内涵确实非常丰富,于是就出现了关于“诗言志”的“同”与“不同”。所谓的“同”,就是历史上许多学者的“同样看重”。所谓“不同”,就是诸多学者对其内涵的“不...
关键词:“诗言志” “言” “同” 内涵 学者 
万物有灵
《诗刊》2015年第23期62-62,共1页天岚 
有关诗的随笔,我写得少之又少。不愿写,不敢写,怕一说就错。如同在日常生活里,我多数场合都是一个倾听者。有人说诗言志,有人说诗发乎情,有人说诗是语言的寺庙。
关键词:万物有灵 日常生活 诗言志 倾听者 说诗 随笔 
诗言志到诗言智
《诗刊》2014年第17期58-59,共2页
多年前去偏远的外地出差,到了宾馆已是深夜,进了漆黑的房间却找不到开关,就在焦虑疲惫得快要爆炸的时候,手摸到灯绳,一拉,屋子瞬间光明普照,心情一下子也被照亮,这是一种感觉被刷新,堵塞的经络被打通,身心通透明亮。
关键词: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周作人:刹在芳华,内心短歌
《诗刊》2010年第1期73-74,共2页
本来诗是“言志”的东西,虽然也可用以叙事或说理,但其本质以抒情为主,晴之热烈深切者,如恋爱的苦甜,离合生死的悲喜,自然可以造成种种的长篇巨制.但是我们日常的生活里,充满着没有这样迫切而也一样的真实的感情;他们忽然而起...
关键词:周作人 内心 “言志” 生活 叙事 抒情 长篇 文艺 
诗有“八美”
《诗刊》1996年第11期60-60,共1页晓帆 
内涵美:内容健康,言之有物,情真意赅,乃‘诗言志’、‘诗言情’也。应给人以真善美的陶冶;忌消极颓废、低级庸俗。语言美:文言白话不拘,简练晓畅,符合规范,允许名词或形容词当动词用,或名词当动词用,但要用得自然和可解。忌文理不通,任...
关键词:诗言志 语言美 内涵美 真善美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可解 意境美 音乐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