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灰

作品数:1000被引量:55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邵文奇钟平陈川庄春孙春梅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南宁诺尔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滁州市鑫彩印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村百事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冬农事谚语解说
《农村百事通》2020年第19期10-10,共1页
谚语:立冬节到,快把麦浇解说:在立冬时节对麦田浇一遍越冬水,可预防小麦冬季干旱,保持地温,增强小麦抗寒能力。类似的农事谚语还有"麦子要长好,冬灌少不了"等。谚语:麦子过冬壅遍灰,赛过冷天盖棉被解说:草木灰含有钾、磷、钙、铁、镁等...
关键词:冬季干旱 越冬水 抗寒能力 草木灰 农事 小麦生长 冬灌 麦子 
大棚巧用草木灰有四点益处
《农村百事通》2015年第22期54-54,共1页蒋绍龙 
1.吸湿。如果大棚内湿度过大,可撒一层草木灰吸湿。 2.补肥。在大棚内撒施草木灰,可以为蔬菜直接提供养分;在蔬菜生长期间,用10%草木灰浸出液叶面喷施,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关键词:草木灰浸出液 大棚 巧用 叶面喷施 生长期 抗逆性 吸湿 蔬菜 
侗家特色米豆腐
《农村百事通》2013年第8期32-32,共1页王言 
1.原料:大米1公斤,草木灰0.8公斤或食用碱40克. 2.操作要点: 浸米.将草木灰或食用碱溶于1公斤50℃的温水中,澄清后取上层清液浸泡大米一整天,要求米粒吸水充分、颜色金黄,否则继续加碱浸泡. 磨浆.把浸泡的大米以清水淘洗,用石磨或机...
关键词:米豆腐 操作要点 食用碱 草木灰 大米 浸泡 温水 浸米 
大蒜浸种用人尿好
《农村百事通》2010年第18期39-39,共1页周天录 
我地菜农播种大蒜前,常将大蒜种子用人尿浸10~15小时,种子取出晾干后,用草木灰拌匀再行播种。种大蒜用人尿浸种,一是出苗快,长出的大蒜苗更青绿;
关键词:大蒜 人尿 种用 草木灰 播种 种子 菜农 浸种 
春季养兔要“三防”
《农村百事通》2010年第5期45-45,共1页傅春贵 
1.防兔舍潮湿。春季雨水多,湿度大,对兔舍要注意防湿防菌。搞好清洁卫生。兔舍地面应常撒些干燥的草木灰或干生石灰.以利吸潮及杀菌.也可用20%的石灰乳粉刷笼舍墙壁,以利吸收潮气和消毒。兔舍笼内每隔3~4天消毒一次,兔笼底板要...
关键词:养兔 清洁卫生 兔舍 石灰乳 生石灰 草木灰 笼底板 干燥 
几种农家化肥自制技术
《农村百事通》2009年第19期37-37,共1页涂任平 
1.磷酸钾复合肥:将2.5公斤草木灰投人12.5公斤清水中浸泡,再慢慢加入1公斤过筛的过磷酸钙,边加边搅拌.6小时后取出上层澄清液,留下沉渣,然后往沉渣中加入10公斤清水.充分搅拌,浸泡后过滤得到清液。把前后两次得到的清液混合...
关键词:自制技术 化肥 农家 磷酸二氢钾 澄清液 过磷酸钙 草木灰 复合肥 
几种常用药材秋冬季栽培管理要点(二)
《农村百事通》2009年第16期37-38,共2页魏新雨 
5.车前 车前以干燥种子或全草入药,主产于江西以及东北各省,宜选择较潮湿肥沃的土地,翻耕把细整平,做成1-3米宽的高畦.于秋季9-10月上旬播种或育苗移栽.按行距17-33厘米、穴距27厘米开穴。将种子与草木灰、粪肥充分拌匀后播种。...
关键词:管理要点 冬季栽培 药材 育苗移栽 种子 草木灰 水保持 车前 
茶树防冻技术及冻后补救措施
《农村百事通》2008年第B07期5-5,共1页刘英 
1.行间覆盖。用柴草、秸秆、草皮、树叶、草木灰、厩肥、稻麦糠壳、稻草等均可,于土壤封冻前覆盖茶园,每667平方米(1亩)约需盖草1500-2000公斤。
关键词:防冻技术 补救 茶树 行间覆盖 草木灰 稻草 秸秆 草皮 
怎样储藏红枣
《农村百事通》2007年第21期59-59,共1页刘星宇 
1.放在阳光下晒几天,为防止枣皮变黑,可在枣上遮一层篾席,晒干晾凉后装入缸中;或在阴凉通风处摊晾几天,待晾干后放入缸中,然后盖上木盖。也可在枣中拌上草木灰,放在桶中盖好。
关键词:红枣 储藏 草木灰 入缸 枣皮 晒干 
几种蔬菜的存储小窍门
《农村百事通》2007年第B07期69-69,共1页吴宝菜 
辣椒:将鲜辣椒均匀地埋在草木灰里,可长久不坏,严冬也能吃上鲜辣椒。萝卜:为防止萝卜糠心,可将萝卜放在塑料袋里,白天将塑料袋扎起来,晚上打开,也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大白菜:冬天用食品塑料袋储存大白菜,将食品塑料袋从大白菜...
关键词:存储 蔬菜 萝卜糠心 塑料袋 鲜辣椒 大白菜 草木灰 食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