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情

作品数:408被引量:1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蓓蕾帅震张保宁特索娅高淑兰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妙笔生花绘愁情——古代咏愁诗词浅赏
《文史杂志》2025年第2期65-67,共3页徐志福 
在“以悲为美”的古代文学审美影响下,写愁是古代文人诗词创作最多的主旨之一。伤春悲秋、离别相思、忧国伤世、怀古感今、思亲怀旧,各时代的文人以生花妙笔诉说着不同人的万般愁绪,其表现手法异彩纷呈,各尽其妙。
关键词:咏愁 诗词 妙笔生花 
“黄花”寄意更丰情
《留学》2025年第6期67-67,共1页朱双双 
李清照词作中多有用词新警、创意出奇之句,皆如神来之笔,令人耳目一新。约在公元1121年,赵明诚重新出仕,陆续担任地方官职,李清照时或未能随任,《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当写于此期间。全词通过“永昼无聊”“夜半凉透”“黄昏把酒”...
关键词: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赵明诚 李清照 闺怨词 愁情 词眼 写作意图 
李清照“香消词”愁情书写探赜
《汉字文化》2025年第3期70-72,共3页张东旭 
“婉约以易安为宗”,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词坛中不可多得的一流女词人。“香”意象在易安词中被频繁使用,且常有对于“香消”这一现象的书写,可称为李清照的“香消词”。学界对于易安词中“香”意象的审美意蕴和意境效果已有所研究,且关注...
关键词:李清照 “香消词” 愁情 
一口客家味 半生乡愁情
《海峡通讯》2025年第2期36-37,共2页
穿梭于三明市宁化县的大街小巷,耳畔是油锅里的滋滋作响,鼻尖萦绕着炊烟的朴实清香。煎饺的金黄酥脆,烧卖的肉香四溢,兜汤的鲜美浓郁,每一道客家小吃都诉说着这个千年古城的味觉密码。宁化,这座传承了1300多年历史的客家文化发祥地,以...
关键词:客家文化 肉香 宁化县 三明市 
乡愁情结的内涵释义、时代价值与功能彰显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范丽洁 吕婷婷 
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高校‘网络名师’赋能思政课教学吸引力提升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JDSZK033);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信念研究”(2022SJZDSZ016);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大思政格局下高校‘知识网红’”德育模式建构研究(B/2022/01/9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乡愁情结日益成为许多人经常提及的重要概念。乡愁情结是人们对家乡回忆与怀念的集中体现,蕴含丰富的乡土文化、反映浓厚的家国情怀、体现群体的共同记忆、潜藏记忆的流逝忧思。乡愁情结既有稳定深沉的情感内核,又与...
关键词:乡愁情结 现代化进程 保护传承 
作品的“矛盾”和“罅隙”处即教学的关键切入点--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愁情表达与婉约特质探寻
《福建教育》2025年第2期76-81,共6页李伟 
三明学院2024年面向三明市基础教育教改立项课题“基于学习视角构建高中语文‘尚美’课堂情感体验支持系统的实践研究”(编号:SMJY2406)的成果。
文章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为核心,破除标签化和刻板印象,引导学生深入诗词的细节,从情感、意境、语言三个层面入手,在层层铺垫的愁情爆发、饱满丰富的愁情内核、直抒胸臆的愁情表达中探寻李清照词作情感内敛克制、意境沉郁哀...
关键词:矛盾冲突 婉约特质 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切入点 
努力绽放
《机电安全》2024年第11期39-40,共2页葛瑞源 
我家小区的空旷处种植了几十株桃树,每当春天桃花努力绽放之时,会有不少的人到这儿来赏花,小区的居民们把这儿称为“桃花源”。娇艳的桃花给人带来了美好的心情,美好的意境,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希望。但没过几日,娇艳的桃花便落英缤纷了...
关键词:愁情 桃花 绽放 小区 
论《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愁情表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32期44-46,共3页林瑶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写愁的名篇,词中主要写了她茕独凄惶的景况和满腹的愁情.首先,该词运用了铺叙手法,有直接写愁与间接写愁.其次,词中写愁的意象有多重蕴含,表现了词人心中各种愁融合交织的状态.最后,李清照还用口语词来倾...
关键词:铺叙 意象 口语化  
说一种异乡愁情
《雨露风》2024年第7期0003-0003,共1页王世玥 
第一次听《异乡人》是在假期回家的路上,李健的声音仿佛冰雪融化的江河,鸣玉淙淙,幽情缥缈,往事和情绪顺流而下。歌词并不华丽,没有把乡愁说得像雾像雨又像风,但正是这些喃喃细语,毫不费力地在故乡的归途中走进人的心底。
反复诵读重感悟 知人论世品愁情——《拟行路难(其四)》教学案例被引量:1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3年第10期26-27,共2页毛灿 
一、研究缘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语文能力 反复诵读 知人论世 综合素养 古诗词诵读 教学案例 拟行路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