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

作品数:346被引量:24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红春李娟钱志熙吴夏平孙学堂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明月”意象的原型解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第8期104-105,共2页朱建忠 
“吴中四杰”之一的初唐诗人张若虚,仅存诗二首(收在《全唐诗》中),但他却因一首咏月诗《春江花月夜》而流芳千古。闻一多先生盛赞此诗“以孤篇压倒全唐”,是“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自古以来,中国诗人对“明月”之咏叹一直...
关键词:意象原型 明月 初唐诗人 《春江花月夜》 解读 《诗经》 《全唐诗》 张若虚 
“虚”“实”之间求真求美——浅议许渊冲文学翻译中“三化”策略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6期53-53,共1页高晓岚 
西安文理学院专项科研(200327)
本文从中英语言特征及审美心理结构差异出发,探讨了许渊冲文学翻译中"三化"策略在中英翻译中对美学价值实现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许渊冲 三化 审美心理结构 美学价值 中英语言 意美 原诗 别意 初唐诗人 原文内容 
谈杜甫的论诗思想
《社科纵横》1997年第3期48-49,共2页王艳军 
谈杜甫的论诗思想○王艳军杜甫的论诗思想主要集中于组诗《戏为六绝句》、《解闷十二首》、《偶题》之中。这三篇可以说是一个严密的整体,不可分割。历来人们对《戏为六绝句》颇多关注,争论不休。而对于《解闷十二首》及《偶题》重视...
关键词:《戏为六绝句》 杜甫 转益多师 初唐诗歌 《杜诗详注》 庾信 “诗史” 四杰 论诗 创作实践 
文学的美悦作用
《现代中文学刊》1994年第2期3-4,共2页马以鑫 
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妸娇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可惜没有趁着月色看过;……——朱自清:《看花》
关键词:西府海棠 陆文婷 初唐诗人 自然景物 景语 人生理想 诗所 人到中年 文论家 主观情思 
走向盛唐——初唐百年诗美理想及其实践通论被引量:1
《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78-88,共11页尚定 
闻一多先生将建安元年至天宝末期近五个半世纪称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①这基本上揭示了古代诗歌在中古时期由兴趋盛的过程特征。建安与盛唐无疑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极富有意义的时代,它们实际上构成了中古时期诗美流程...
关键词:诗美 盛唐气象 初唐诗 中国古典诗歌 文士 古代诗歌 陈子昂 声律 近体诗 审美内涵 
论初唐诗的历史进程——兼及陈子昂、“初唐四杰”再评价被引量:8
《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89-103,共15页吴光兴 
长期以来,只要论及盛唐以前的诗歌史,陈子昂、“初唐四杰”理所当然地成为两座重镇,然而,稽之史实,却并不符合。陈子昂和“初唐四杰”在唐诗史上的地位被拔高了,混淆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不利于重建和阐释真正的唐诗史。首先,王勃、杨炯、...
关键词:陈子昂 诗歌史 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 李百药 三十年 八十年代 宋之问 卢照邻 再评价 
对文学史及其与作品个体关系的思考
《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10-16,共7页陈引驰 
一、文学史及其视点很有必要对“文学史”本身作一反省,虽然反省并不能保证彻底的澄清,但总比沿袭混乱要好,“语言混乱是我们文明里最不祥的特征之一”(韦勒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它表征着思想的混乱。“文学史”通常被视...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文学活动 文学作品 初唐诗 宫廷诗 诗歌形式 中国诗 学术传统 文学本体 盛唐诗 
毛泽东与文艺传统及其文化性格(下)
《党的文献》1990年第5期58-66,共9页陈晋 
律诗和词是旧体诗中技术要求最多的体裁。除通常押韵外,还严格讲求声律和平仄。对古代诗歌特别是律诗的发展过程,毛泽东有一段概括:“中国的诗歌,从《诗经》的四言,后来发展到五言、七言,到现在的民歌.大都是七个字,四拍子,这...
关键词:毛泽东 文化性格 传统 文艺 古代诗歌 《诗经》 初唐诗人 旧体诗 
“西昆体”平议被引量:6
《文学评论》1990年第5期76-78,共3页吴小如 
1987年,我为北大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研究生班讲宋诗,曾谈到宋诗继唐诗之后,所以能独树一帜,其关键在于能“变”。其实唐诗之所以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丰碑,主要也在于唐诗之能变。初唐诗人承六朝遗风,变得较少,故成就不甚明显;至...
关键词:西昆体 李商隐 西昆酬唱集 初唐诗 古文献研究 全宋诗 大历十才子 中国文学史 诗歌发展史 王之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