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

作品数:24417被引量:41882H指数:6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昌燧陈建立梅建军崔剑锋张玉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原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鼎的制作技术及相关问题讨论
《中原文物》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廉海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先秦时期青铜鼎制作技术的发展与演变”(项目编号:20FKGB003)阶段性成果。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是目前中国有明确出土地点最早的铜鼎,通过分析青铜鼎的器型和鼎腹部保留的范线,其铸型由外范四范加底范组成。梳理了二里头一期双合范铸造,发展到二期外范双范加顶范的复合陶范法,三期与四期的外范双范加底范的铸...
关键词:青铜鼎 制作技术 二里头文化 
芮国墓地出土铜兵器的相关问题初探
《中原文物》2025年第1期69-75,144,共8页祁翔 赵丛苍 
梁带村墓地和刘家洼遗址东Ⅰ区墓地出土铜兵器的研究,对了解两周时期芮国墓地丧葬制度、芮国与邻国在政治军事层面的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在铜兵器出土情况考察和器物形制分析的基础上,对器物文化因素、兵器功能以及与铜兵器...
关键词:梁带村 刘家洼 铜兵器 芮国军事 
秦汉时期地面建筑遗址出土空心砖刍议
《中原文物》2025年第1期76-86,共11页张鸿亮 
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ZYYCYU202012188)成果。
秦汉时期地面建筑遗址空心砖主要发现于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以及两汉陵园、诸侯国王都等遗址,主要用作台基的踏步砖或廊道的拦边砖。空心砖纹饰秦代以阴刻龙纹、模印几何纹为主;西汉均为模印,除延续秦代几何纹外,还有龙...
关键词:秦汉时期 地面建筑遗址 空心砖 延续性 
陕西绥德出土“丰怒特”汉画像石
《中原文物》2024年第6期116-119,共4页赵延梅 雷昱 王波 
2008年10月,在陕西省绥德县名州镇延家岔村北发现汉“鸟喙—牛首”神二块门柱画像石。画像刻制精细,采用分栏分格对称的构图方式,平面减地墨绘物像细部的技法。特别是牛首神的右侧阳刻篆书“丰怒特”的榜题文字,为陕北汉墓墓门牛首神的...
关键词:陕西绥德 汉墓画像石 牛首神门柱石 丰怒特 
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的实验研究
《中原文物》2024年第5期138-144,共7页姚智辉 邵盈尹 赵民喆 崔天兴 韩国河 
对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蒸馏器的使用方式和蒸馏对象进行辨析,认为该器物是用于蒸馏酒的。为验证这一推断,我们进行器物的仿制和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箅上蒸馏,还是釜中蒸馏,该装置均能够获得20%vol以上的蒸馏酒,且蒸馏效率均超过...
关键词:海昏侯墓 蒸馏器 蒸馏酒 实验研究 
试析东汉陵园遗址出土的云纹瓦当
《中原文物》2024年第4期124-130,共7页卢青峰 张鸿亮 
河南省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编号:ZYYCYU202012188)项目阶段性成果。
目前东汉陵园遗址出土云纹瓦当共计950件,分为A型(双隔线)、B型(无隔线)、C型(三隔线)共21个型式。演变趋势是类型逐渐增多,A型、B型并行发展,A型比例逐渐增高且Aa型始终占据主流;云纹线条由断开为主转变为以相接为主;乳钉外的装饰也越...
关键词:东汉 陵园遗址 云纹瓦当 类型学研究 发展演变 
扬州地区汉墓出土原始瓷器工艺品质及相关问题探析
《中原文物》2024年第3期102-111,共10页刘松林 颜张奕 
扬州地区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原始瓷器,推测是通过水运贸易来源于越文化核心区浙江一带,处于商周原始瓷与成熟瓷器之间,其工艺品质在西汉至东汉初有所差异。西汉早期原始瓷工艺品质相对较好,随葬原始瓷墓主身份偏高。西汉中晚期,尤其是西...
关键词:扬州地区 汉墓 原始瓷 工艺品质 
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M27出土铜器科学分析研究
《中原文物》2024年第3期134-140,共7页郁永彬 陈丽新 黄凤春 常怀颖 陈坤龙 梅建军 陈建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冶金手工业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西周青铜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FKGA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23M740668)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27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件容器类器物中,有9件锡青铜,8件铅锡青铜;成组合的器物有些是分别制作的,有些是使用相同配比的金属料制作的。这批铜器制作全部采用铸造工艺,有铸造、铸后受热两种组...
关键词:冶金考古 叶家山墓地 西周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河南濮阳李亨墓出土施釉陶瓷器研究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24年第3期141-144,共4页赵红 
河南濮阳李亨墓未经盗掘,年代清晰,为研究中原地区北朝晚期墓葬提供了重要资料。特别是墓葬中出土青瓷莲瓣纹罐、碗,青黄釉莲瓣纹盖罐、杯,绿釉乐舞纹高足杯,是北朝晚期社会交融互鉴的体现,为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南北方青瓷及铅釉陶...
关键词:北朝 李亨墓 乐舞图 北方青瓷 
青台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中原文物》2024年第3期54-61,共8页白倩 吕鹏 顾万发 魏青利 吴倩 陈相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期)”(项目编号:2022YFF090350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畜牧业的动物考古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1BKG04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寺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报告(2012—2021)”子课题“资源与生业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242)的资助。
本文以郑州地区荥阳市青台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选取5例狗、20例猪、12例鹿科动物、4例圣水牛共计41例动物骨骼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旨在揭示该遗址出土的家养和野生动物的食谱特征,以深入探讨青台先民与家养和野生动物的...
关键词:青台遗址 动物遗存 碳氮稳定同位素 生业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