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活动

作品数:315被引量:3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汤开建张彧宾静栾晓光秦和平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暗夜灯塔——稀见民初传教士中德教学杂志《济宁德华学报》
《寻根》2024年第4期16-21,共6页卢铭君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近代中国德文报刊文学史料发掘、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VJX102)的阶段性成果。
存世遗珍来华传教士中文报刊肇始于1815年由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和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鸦片战争后,海禁大开,传教活动解禁,传教士在华办报创刊与日俱增...
关键词:《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马礼逊 传教活动 传教士 新中国成立前 
《圣教经课》与四川天主教本地化实践
《中国天主教》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黄小芬 
早期天主教传入中国,传教活动均系口传。书籍作为一种在教友或外教人中传播福音信息的主要手段,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清之际。由此,开启印刷品传教作用的新时代。而《圣教经课》是众多信仰书籍中在四川流传最广的一本书,甚至传送到云南、贵...
关键词:传教活动 圣教 天主教 明清之际 本地化 
美部会早期在东南亚及当地华人中的传教活动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1期200-208,共9页袁琴 
基督教传教士来华初期,受禁教政策的限制,大量活动于中国的边陲地区。经过雅裨理的考察,美部会开教于东南亚,主要包括暹罗、新加坡、爪哇岛及婆罗洲等地。美部会通过印发宗教书籍和册子、开办诊所施药治病、聚集民众宣讲福音以及开办教...
关键词:传教活动 传教方式 基督教传教士 华人移民 教会学校 东南亚地区 传教策略 婆罗洲 
《天主教修会在华传教史研究》
《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4期113-113,共1页
修会(Religious Orders and Congregations)是天主教会的基层组织,它源于古代的隐修院。13世纪,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等修会创立,主张云游托钵行乞,称为托钵修会。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又有耶稣会等修会成立,它们广泛参加社会活动...
关键词:方济各会 在华传教 多明我会 修会 传教活动 欧洲宗教改革 隐修院 西方殖民主义 
贵州近代天主教堂建筑主立面艺术特征研究
《建筑》2023年第3期126-130,共5页杨伟昊 周洳帆 
一、贵州近代天主教堂概况(一)建设背景明末清初之际,法国传教士将天主教带至贵州,于1846年成立天主教贵州教区。随着西方在贵州地区进行的系列传教活动,一些西方教堂、教院元素与贵州地方元素相融合。鸦片战争之后,教会势力日益扩展,...
关键词:传教活动 法国传教士 天主教 主立面 贵州地区 明末清初 相融合 
边缘扰动中心——一个观察晚清民国耶稣会史的视角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2年第2期270-283,共14页王皓 
明清天主教史是中国基督教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耶稣会士则是这段历史当仁不让的主角之一。可是,对明清之际的中国来说,中西相遇的历史并非时代主线。客观而言,耶稣会士来华只能算是同时代中国的一段“小历史”。①相比明清之际的耶稣会,...
关键词:传教活动 耶稣会士 晚清民国时期 传教士 礼仪之争 钦天监 康熙朝 明清天主教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川藏教区勘界史考
《藏学学刊》2022年第2期220-233,262,共15页刘瑞云 范昌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国藏近代涉藏档案整理与研究(1842-1952)”(19BMZ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对中国西藏施以天主教宗教文化影响,罗马教廷于1846年设立拉萨宗座代牧区,派法国巴黎外方西藏传教会进藏传教。出于对西方宗教文化渗透的抵制,当时清朝中央政府及西藏地方严禁外国传教士擅入西藏,以致该会进藏活动严重受阻,被迫转向...
关键词:巴黎外方传教会 传教活动 在华传教 宗座代牧 外国传教士 文化渗透 西方宗教 十九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天主教西藏传教会的传教边界研究
《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206-215,共10页张琴 陈昌文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国藏近代涉藏档案整理与研究(1842—1952)”(19BMZ036)阶段性成果。
19世纪中叶,罗马教廷宣告拉萨宗座代牧区成立,命巴黎外方传教会组建西藏传教会,发起以进入中国西藏、重启西藏教务为目标的第三轮进藏传教行动。然而历经百年直至20世纪中叶,巴黎外方西藏传教会不仅长期徘徊于川滇藏边,始终未能深入西...
关键词:巴黎外方传教会 传教活动 宗座代牧区 19世纪中叶 罗马教廷 天主教 20世纪中叶 
耶稣并非空中无色——李提摩太节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动机之考辨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1年第2期208-230,共23页杨靖 
一、引言李提摩太是19世纪英国浸礼会传教士,1870年来华,随后开展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在华期间,他不仅大量译介西学,还致力研究中国大乘佛教典籍并有多部译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就是其中的代表。然而,对于玄奘...
关键词:大乘佛教 传教活动 李提摩太 《心经》 传教士 波罗蜜 般若 王鹏 
拶也阿难捺和贡却僧格生平考补被引量:1
《藏学学刊》2021年第1期74-85,358,共13页聂鸿音 
拶也阿难捺是克什米尔人,贡却僧格是一名藏族喇嘛,他们于12世纪下半叶进入西夏。藏文史书简要记载了其生平,但没有记载他们在西夏的具体传教活动。本文旨在考察他们所传的教法,以便窥见藏传密法在党项王廷的地位,其间首次尝试把贡却僧...
关键词:传教活动 阿难 显教 密教 西夏文献 党项 僧格 修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