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伦理学

作品数:114被引量:28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肖巍郭玲玲毛怡红晏辉林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著作介绍
《城市学刊》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本书是作者在《道德原理一道德学引论》出版之后的又一部原创性伦理学新著。本书坚持人本主义伦理立场,以人伦世界的本体及主要伦理关系调节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有别于传统伦理学的“协调的伦理学”,强调“伦理学就是利益均衡之学”。...
关键词:传统伦理学 伦理关系 道德学 伦理法则 利益均衡 关联方式 虚与实 道德原理 
马克思对“正义”合法性的劳动本体论奠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5期7-8,共2页卜祥记 邹丽琼 
―、马克思对正义合法性基础的本体论追问与奠基1.马克思正义本体论思想的批判性指向。直接地说来,马克思以劳动为基础的对象性关系思想源自对国民经济学私有财产理论前提的批判。间接地看来,它也指向伦理学对人性善恶和政治学对自然权...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 天赋人权 合法性基础 传统伦理学 对象性关系 政治学 本体论思想 人性善恶 
论法律职业伦理学构建的学理基础被引量:2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0年第6期140-156,共17页王申 刘冰琪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法律职业伦理研究”(17BFX024)的阶段性成果。
法理学和伦理学从属于一个法治的文明史,我们从中可以确定法治文明发展的历程。伦理学是有关人们行为品性的学问。法律职业伦理是从事法律职业活动的主体应该具有的职业伦理。现代的法治国家都力图使法治精神、司法的独立性、正当的法...
关键词:法律职业伦理学 传统伦理学 理论反思 学科构建 学理基础 
从道德合理到生态正当:传统伦理范式的现代转型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22-23,共2页何小英 高卓亚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创新思想的哲学考量”资助(编号:17ZDB026);抗疫专项《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哲学思考》的成果。
一般而言,“伦理”本是由“伦”和“理”构成的一组合成词。其中,“伦”是做人之本,“理”是处事之基。而“伦理”,则是指人伦关系中的条理、道理、准则。古往今来,发现、认识人伦关系中蕴含的普遍道理,并把这种普遍认同的道理作为处理...
关键词:人伦关系 传统伦理学 中西方哲学 过犹不及 伦理范式 普遍认同 伦理关系 道德行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理论命题、发展逻辑与建设路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1期32-33,共2页李建华 
一、理论命题: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是具有中国特色、问题导向和中国经验的当代伦理学新范式,它有别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不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当代延续,更不是西方伦理学的中国化,而是中...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命题 路径 逻辑 传统伦理学 西方伦理学 中国伦理学 
教育,追求幸福成长的事业——从“幸福”到人的“自由”:教育的人性伦理与启蒙转向
《师资建设(双月刊)》2018年第1期10-20,共11页陈仁 杨兆山 李颖辉 
“幸福”是人之生命价值理想状态的呈现,包含着道德与自由等意义关系。在传统伦理学框架中,对幸福的理解,主要是围绕“德福一致”展开的,它所认定的幸福就是最高的善,即一种依赖于德性的人性状态。启蒙运动以来,幸福逐渐被认为是...
关键词:“自由” 幸福 性伦理 教育 事业 成长 理想状态 传统伦理学 
互联网伦理:信息时代的道德重构(第6版)
《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第1期450-450,共1页 王益民(译) 裴彧 
该著从伦理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互联网环境来分析信息技术对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对伦理道德的颠覆与重构,深入阐述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网络的有序健康发展路径与方法。它并没有直白地告诉读者“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的边...
关键词:传统伦理学 道德重构 伦理道德 互联网 信息技术 伦理审视 善与恶 信息时代 
马克思与和过哲郎关于伦理本质的对话——以“空间性”概念为切入点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4期189-189,共1页徐英瑾 
依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传统伦理学关于道德的空谈乃是一种需要被克服的意识形态假相。然而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异化”现实的批判显然已经预设了一定的道德立场。关于如何化解这一表面上的立论矛盾。
关键词:马克思 伦理本质 空间性 概念 对话 唯物主义立场 道德立场 传统伦理学 
传统伦理学与神经伦理学之间的博弈——基于对自我意识之源的讨论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第6期123-125,共3页孙楠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又会去向何处?"这些一系列关于人类自我认知的终极问题,自古至今在哲学界从未停止过讨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我是谁"的发问,一方面,哲学家们通过更多更可靠的方式去获得更多证据来维护拥有着永恒本质的灵魂...
关键词:自我意识 人工智能 神经伦理学 
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现代转换——焦国成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晋阳学刊》2016年第3期3-9,共7页赵宁 路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质就是其伦理思想与伦理精神的发达,以至于有人说,整个中国文化的内核就是一种伦理文化。近代以来,中国的伦理文化曾一度遭到贬抑,甚至被斥为某种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糟粕。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这种伦理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转换 传统伦理学 教授 中国传统伦理 访谈录 伦理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