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学

作品数:284被引量:24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黄钊詹世友张柯李建华符浩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书法是君子之艺——君子学戢略
《大学书法》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西中文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君子”是对有道德之人的美称。君子而至于成“学”,恐有些人不能理解。然而这是中国传统学问的一大特点。笔者在《国学厓略》中提出,可以从四个维度看国学:一、小学和大学;二、三教百家;三、四部三学;四、文史哲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学 梁任公 国学 文史哲 君子 德性 伦理学 
著作介绍
《城市学刊》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本书是作者在《道德原理一道德学引论》出版之后的又一部原创性伦理学新著。本书坚持人本主义伦理立场,以人伦世界的本体及主要伦理关系调节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有别于传统伦理学的“协调的伦理学”,强调“伦理学就是利益均衡之学”。...
关键词:传统伦理学 伦理关系 道德学 伦理法则 利益均衡 关联方式 虚与实 道德原理 
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纪念李奇先生诞辰110周年
《中国哲学年鉴》2023年第1期289-298,共10页孙春晨 
从20世纪50年代起,作为理论工作者的李奇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展开伦理学理论及道德实践的研究。李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道德的科学实质才能够被揭示出来,而马...
关键词:李奇 马克思主义 伦理学家 道德学说 
闲愁最苦(节选)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3年第11期1-1,共1页朱光潜 
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我以为生活目的在此,生活方法也就在此。人性固然是复杂...
关键词:道德学说 心理学 尽性 生活 
“实用人类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康德式道德学说?——“施莱尔马赫两难”的新解决方案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23年第10期106-117,共12页王咏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时间问题的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研究”(编号21BZX089);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编号413000126)的阶段性成果。
施莱尔马赫对《实用人类学》提出一个经典批评:康德的道德哲学与人类学在批判体系内无法兼具,否则与批判哲学的原则冲突。学界称之为“施莱尔马赫两难”。康德将实用命令式称为假言命令式,与作为道德命令式的定言命令式相对。这使得“...
关键词:实用人类学 技术的 实用的 道德的 施莱尔马赫两难 
关于儒学传统道德的若干理论问题
《华夏文化》2023年第3期4-9,共6页张岂之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著称,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其中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道德学说的理论,以及种种道德规范。在这里不可能对这些进行全面的探讨,我只想从中选择几个重要的方面加以论述。文野之分的理论我国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很...
关键词:儒学传统 道德学说 若干理论问题 美德 文明古国 礼义之邦 道德规范 尚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初始问题
《新华文摘》2023年第7期159-159,共1页李义天 
李义天在《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5期撰文指出,“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的道德合法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初始问题。意识到历史唯物主义对道德合法性提出的挑战,进而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同道德学说之间存在的张力,这是所有马克...
关键词:道德合法性 道德学说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初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之间 
论荀子态度论道德学说--兼论孟荀道德观的整合被引量:2
《管子学刊》2022年第4期65-80,共16页杨万江 
荀子的道德理论是建立在“性恶”,但能对善恶作出“善善恶恶之应”这一人性结构基础上的态度论道德学说。人处在事实上“性恶”而在态度上又不愿意“恶”的困境中。当“善善恶恶”的态度加之于自己,一个本性恶而又喜好善、厌恶恶的人,...
关键词:荀子 人性结构论 态度论道德 道德自由 
解愁之法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2年第12期89-89,共1页朱光潜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前儒家讲心性的话,从近代心理学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
关键词:道德学说 心理学 尽性 生活 
伦理学是利益均衡之学
《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22年第8期3-13,共11页李建华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16ZDA103)。
伦理学与道德学不同,它是协调人伦关系的学问,而人伦关系在本质上体现为利益关系。利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由人的活动实现的满足主体需要的客观存在,它是伦理学的客观基础。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利益,其核心问题就是正确调节个人利益与...
关键词:伦理学 道德学 利益调节 均衡 和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