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

作品数:201被引量:9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乐爱国熊吕茂徐仂张怀承熊铁基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上饶师范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存天理,灭人欲
《七彩语文》2024年第27期14-17,共4页王艳璋 金昕 
“二次元”原本是一个几何学术语,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对主要以ACGN(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和产业集合的代称。据相关机构研究,2021年我国泛“二次元”用户已达到4.6亿。其中,在读学生为最大用...
关键词:二次元 在读学生 几何学 用户群体 
存天理还是灭人欲——王阳明理欲观的演变及其与朱子学的关系
《船山学刊》2024年第2期92-104,共13页王振辉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王阳明继承了朱子的“理—欲”二分结构,同样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这一观点既遮蔽了朱、王理欲观的差异,又忽视了王阳明理欲观的前后演变以及朱子学在其中的刺激作用。朱子理欲观的宗旨是“明天理,灭人欲”,强调明...
关键词:天理 人欲 格物 致良知 王阳明 朱熹 
接纳自己
《党员生活(湖北)》2021年第35期52-52,共1页林采宜 
两千年来,儒家文化始终流行一种道德鸡汤,叫做“战胜自己”。从“头悬梁、锥刺股”到“存天理、灭人欲”,这锅烛了两千多年的鸡汤,到现在还时不时地被小学老师端出来做励志教育的食材。说到要不要去战胜自己,首先得搞清楚你要战胜的“...
关键词:励志教育 小学老师 存天理 儒家文化 头悬梁 锥刺股 灭人欲 鸡汤 
朱熹“存理灭欲”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
《武夷学院学报》2021年第8期1-9,共9页陈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朱熹自然观与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研究”(17XZX004)。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哲学和社会历史渊源,其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存在众多争论。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天理”“人欲”反映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朱熹“存天理...
关键词:朱熹 “存天理 灭人欲” 生态伦理价值 人与自然和谐 绿色生活方式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1年第6期104-107,共4页许纪霖 
本文摘编自《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理想国2021年3月出版,原标题为《“存天理,灭人欲”,究竞什么意思》,原文有删减,不代表本刊观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耳熟能详的...
关键词:《四书章句集注》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为有源头活水来 理想国 朱子理学 存天理 灭人欲 开科取士 
借贷存天理,信用透人心——评《法律、伦理与民间借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39-143,共5页代春敏 刘家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02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BZX051);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ZX005);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00402019);衡水学院校级课题(2020SK08)。
传统观念中的义利之辨和信用道德伦理标准,在民间信用伦理思想中并不占绝对优势,在古代百姓心中,能够用来保证借贷交易顺利进行的仍是古老的信仰——“因果报应”,它植根于人内心的天道信仰和困果信念,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根源所在,最为直...
关键词:民间借贷 信用伦理 因果 天道信仰 
基督教禁欲主义与“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之异同
《西部学刊》2020年第18期145-147,共3页谢扬 
基督教禁欲主义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虽极其相似却又有差异。其二者的相似性表现为两者的规劝方式都是引导人“向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差异性则表现为:(一)完善自身之路存在差异,基督教禁欲主义包括饮食、性...
关键词:基督教禁欲主义 存天理 灭人欲 异同分析 
宋明理学“有罪”,但有的“锅”不背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0年第6期104-105,共2页小北 
很多人对宋明理学的印象集中在“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两句话上。宋明理学也因此被贴上了扼杀人性的标签,遭到了很多批判。但事实上,如果你深入了解宋明理学,你会发现人们对宋明理学的偏见和误解颇多,宋明理学并没...
关键词:宋明理学 存天理 灭人欲 深入了解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被引量: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46-53,共8页乐爱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重点项目(19FZXA001)。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以为天理即人之道心,人之良知。其二,...
关键词:王阳明 去人欲而存天理 朱熹 理欲论 
朱子的天理、人欲观——以《朱子语类》为核心所做的考析被引量:1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72-77,82,共7页张小雨 
天理、人欲之辩,是宋明理学核心议题之一。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对此多有阐发。但其观点大都散见于《朱子语类》中诸条目,而缺乏专门论述篇章。通过梳理相关条目可知,朱子在继承周濂溪、二程子的基础上建构了其全新的天理、人欲观念。他认...
关键词:朱子 天理 人欲 存天理 灭人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