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诗

作品数:326被引量:29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任竞泽赵彩娟谷曙光任正霞刘崇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才入城门便不生——读刘敞《春草》
《文史知识》2012年第6期51-54,共4页陶文鹏 
北宋著名学者刘敞(1019-1068)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馀)人。他学问渊博,擅长古文,遂以学问为诗,以文为诗,多不成功。但有一些七绝小诗思致深远、趣味清雅,《春草》一首即是其中的佼佼者。诗云:
关键词:《春草》 刘敞 城门 以文为诗 著名学者 学问 七绝 清雅 
“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论黄遵宪对诗歌传统的继承
《文史知识》1991年第9期73-76,共4页周云乔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州嘉应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对其推崇备至,说他自己'生平论诗,最倾倒黄公度。'是因为他的诗歌多所创新。今人研究黄遵宪的诗,也多着眼于此。其实黄遵宪的...
关键词:诗歌传统 诗界革命 饮冰室 论诗 推崇备至 以文为诗 嘉应州 黄公度 变法运动 古代诗歌 
说宋祁《凉蟾》诗
《文史知识》1991年第2期33-35,共3页吴小如 
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领域里,路几乎越走越窄了。姑以北宋为例。难道北宋的诗人,只有欧阳修、梅尧臣、苏城、黄庭坚少数几个人么?比如宋庠、宋祁兄弟,就是当时有名的才子;而宋祁博通经史,诗名尤高。可是无论在文学史的专著...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宋庠 宋诗 苏城 抒情主人公 西昆体 捣衣 《短歌行》 以文为诗 江西诗派 
宋诗漫谈(上)
《文史知识》1990年第1期10-16,共7页吴小如 
这是我1987年为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研究生班讲《宋诗》专题的第一讲,现根据讲稿整理成文。由于是专题课,有些提法的角度同讲文学史时不一样,姑且美其名曰'一家之言'吧。本人不是专门研究宋诗的,但对宋诗有感情,也有一些不成熟...
关键词:宋诗 中国文学史 我自己 《毛诗》 以文为诗 中国诗歌史 李商隐 张问陶 专题课 讽刺诗 
欧阳修史论略说
《文史知识》1989年第7期95-99,共5页张啸虎 
庐陵欧阳修(1007-1072)是宋朝正直教育,主张革新进步的政治活动家,又是诗文都冠首一代的文学家,宋代古文运动的旗手,同时还是才、学、识兼备的史学家,议论纵横,驰骋古今的政论家和史论家。欧阳修的历史著作,历来得到很高的评价。朱熹特...
关键词:冠首 古文运动 政治活动家 冯道 后唐庄宗 以文为诗 吕夷简 历史著作 史著 薛居正 
“何妨举世嫌迂阔 故有斯人慰寂寥”——略论宋诗的发展脉络及得失
《文史知识》1987年第8期105-109,共5页金性尧 
无永远不能产生有。如同唐诗是在前代基础上发展起来一样,宋诗当然有它的根。但时代毕竟变了,宋诗如果仍和唐诗一模一样,那倒是它的没出息,还谈得上什么特色?只是在这些特色中,长处和短处往往互相渗透,例如宋诗的议论化固然是其短处,但...
关键词:宋诗 百步洪 宋代诗人 苏舜钦 《沧浪诗话》 曾季狸 琵琶亭 以文为诗 苏诗 江西诗派 
台湾省1985年国文高考试题(附答案)
《文史知识》1986年第9期125-128,共4页
下面刊载的是台湾省1985年国文高考试题。我们愿意通过各种努力,增进海峡两岸教育界以及广大读者的相互了解。
关键词:高考试题 海峡两岸 上将军 春秋三传 阮囊 礼经 建安七子 以文为诗 知贡举 仰天而笑 
读韩愈《送董邵南序》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86年第3期29-33,共5页吴小如 
韩愈是古文大家,也是杰出诗人。他的'以文为诗',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论;但我以为,他不仅'以文为诗',而且能'以诗为文'。如他的《杂说一》、《杂说四》,都是在'以诗为文'。而这篇《送董邵南序》,作为'以诗为文'的范例,似乎更为典型。我们在...
关键词:送董邵南序 以文为诗 韩昌黎 董邵南 高情远韵 散文名篇 唐王朝 贞元 董生 时代风气 
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84年第11期107-109,共3页郭庆山 
'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由四个相同的汉字组成,只是排列的次序稍有差异,不少人就以为意思上差不多,其实,它们是根本不同的。这两个词都出自《庄子·知北游》东郭子向庄子问道的故事。为了说明问题和读者理解上的方便,我们且把原文和译...
关键词:知北游 后山诗话 以文为诗 监市 陈师道 改葬 胡仔 东都 教坊司 笔墨畦径 
关于宋诗评价问题的讨论综述
《文史知识》1983年第9期117-122,共6页刘乃昌 
宋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不同唐诗的独特风貌,形成可与唐诗抗衡的独立壁垒,对后代诗史发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宋三百一十九年,
关键词:宋诗 中国诗歌 以文为诗 江西诗派 西昆体 前后七子 古今诗删 陈与义 李攀龙 江湖诗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