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

作品数:888被引量:92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管淑红吴锡民张利萍周和军陈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语言计量指标在翻译风格研究中的应用:以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为例被引量: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36-143,F0003,共9页乐明 余潇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说听不对称模型的汉语代词语篇用法研究”(19BYY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8年度浙江大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专项课题”(ZJU2018)。
学界对于是否可以选取语言计量指标进行翻译风格研究尚存争议。本文以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为个案,针对该流派的特点,利用心理语言学软件LIWC提供的计量指标来对比瞿、王两个中译本的翻译风格。结果发现两个译本在心理词语维度的9项...
关键词:翻译风格 意识流小说 到灯塔去 LIWC 语言计量指标 计量研究 
中西方意识流小说非理性主义特征之比较——以《春之声》和《墙上的斑点》为例被引量:2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70-74,共5页陈英 杨增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意识流小说的语言学研究"(13BYY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构建以人物为中心的认识主体并以直觉综合方式表现无意识生命冲动是意识流小说的非理性主义特征,以《春之声》为代表的新时期意识流小说在这些特征方面与西方标准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弱化了认识主体的地位,疏离了对非功利性无意识生命...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 《春之声》 《墙上的斑点》 非理性主义特征 
意识流与中国小说现代化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207-213,共7页郭恋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英文学术期刊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实证研究"(16BZW159);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术领域文化专项"以英文学术期刊为媒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实证研究"(16JCWH04)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种描述人物心理和思维过程的文学形式,意识流在世界文坛的出现意义深远,同时意识流以其对人类"自我"的强调以及在叙事模式上体现出的抽象性又可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先锋。中国意识流小说经由明末精神自传的兴起,清初自白散文的出现...
关键词:意识流 中国意识流小说 小说现代化 自由间接话语 心理叙事 
拒绝消费至上的文学语言建构——析王文兴意识流小说《背海的人》被引量: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41-146,共6页杨增宏 陈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意识流小说的语言学研究"(13BYY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科学技术主义哲学思潮盛行的当下,物质消费主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如何拒绝文学过度消费并保持其特质,承担文学使命的创作者始终进行着探索。被誉为"世界最长的意识流的独白"的台湾现代主义作品《背海的人》开展了此种背景下的文学语言建...
关键词:意识流 《背海的人》 自指功能 语象 象似性 
而今迈步从头越——王蒙从新疆调回北京前夕的创作与生活
《东吴学术》2018年第1期71-80,共10页王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学在新疆的跨语际传播与中亚影响研究>(17XZW045);新疆高校招标项目(XJEDU040216C04)的中期成果
王蒙在新时期以“意识流”小说开当代文学创新之先声。在诸多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对王蒙新时期创作的叙述,是从一九七九年十月的《夜的眼》之后的艺术创新开始,称之为意识流小说的“喷发期”;或者以获奖小说《最宝贵的》《布礼》等作为...
关键词:创作期 王蒙 意识流小说 当代文学史 生活 北京 新疆 《布礼》 
新疆经验、苏联文学影响与“意识流”小说——重读王蒙小说《歌神》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69-75,共7页王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学在新疆的跨语际传播与中亚影响研究"(17XZW045)的中期成果;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文科基地西域文史中心项目"当代小说在新疆的跨语际传播与接受研究"(XJEDU040216C04)的中期成果
创作于1978年的小说《歌神》写的是新疆伊犁的故事。小说用大量笔墨描写歌声,其中包含着作者在1978年北京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小说风格上追随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不完全是写实的,形成"心理主题",与之后的意识流小说有异曲同工之...
关键词:王蒙小说 歌神 苏联文学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非典型话语模式的建构机制被引量:2
《学术界》2015年第3期124-130,325,共7页杨增宏 祝敏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意识流小说的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13BYY127)阶段性成果
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来,文学形式日益受到推崇,其中意识流小说非典型话语模式始终保持着时代活力,这归根于其语言学背景下的建构机制适应着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变迁。这种建构机制具体表现为以语言"双声"属性的自由间接引语为话语模...
关键词:意识流 双声 指示中心 视点 
心理时间的绵延——试论中外比较视域下的当代西藏意识流小说被引量:2
《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3期89-99,共11页卓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外比较视域下的当代西藏文学》(09BWW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对西方意识流小说与藏式意识流小说的平行比较,找到二者无事实联系的相似性,又从相异性寻求二者在对心理时间的绵延过程中各自的侧重点。同时从两种意识流特点追究其形成的原因,积极倡导二者在互识互补互证中,求得对各自意识流...
关键词:当代西藏文学 意识流小说 
有标记连贯与小说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以意识流小说Ulysses的翻译为例被引量:19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303-308,共6页王东风 
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YY0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连贯为切入点探讨小说翻译问题,将连贯区分为无标记连贯和有标记连贯,指出在文学作品中,有些表层联系断裂的表达方式往往并不是作者的表达不妥,也不是源语与目标语在表达方式或语言系统上的差异,而是一种积极性的诗学体现,因而是...
关键词:有标记连贯 重构 翻译 ULYSSES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