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

作品数:43716被引量:41845H指数:5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立朱志荣陈满铭苏建宁王泽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文学(下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春草生兮萋萋:杜诗春草意象主题意蕴考覆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2期1-3,共3页邢云龙 
春草意象出现在古典诗词中作为表达怀人思归的主题意蕴由来已久。魏晋以降,古典诗词中的春草意象的象征意义维度实由以往怀人思归为主的主题,转捩关涉到具有自觉意识的诗人自身生活领域。杜甫在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到春草意象中,通过...
关键词:杜诗 春草 意象 主题意蕴 
浅析四十年代诗歌中的乡村意象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1期100-101,共2页闫慧芳 
四十年代的中国时局动荡,许多诗人将创作视角对准乡村,或描绘田园风光,或揭露农村社会的深重苦难。下文以四十年代诗歌为立足点,考察这一时期诗歌创作中乡村意象的不同呈现类型。
关键词:四十年代 诗歌 乡村意象 
政治文献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以《反对党八股》俄译本为例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1期146-148,155,共4页贾一村 
文化负载词是语言表达中一种常见现象,更是政治文献翻译中的一大重要内容。本文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俄译本为案例,就政治文献对俄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提出了四条可行性技巧,即直译法(文化意象"共有"时)、...
关键词:政治文献翻译 文化负载词 文化意象 
郑日男《楚辞与朝鲜古代文学之关联研究》简评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0期11-12,共2页贲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韩国楚辞学研究"(项目编号:16CZW016);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工程项目"朱季海学术著作研究与遗稿整理"(项目编号:201810304083X)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郑日男教授的《楚辞与朝鲜古代文学之关联研究》是关于楚辞与朝鲜古代文学关系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有助于读者客观地把握楚辞在朝鲜的传播、接受与转化特点,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我国楚辞研究、...
关键词:楚辞 朝鲜古代文学 接受动因 意象 
汉英爱情诗歌意象的审美比较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0期73-75,共3页张玉翠 张明浦 陈宁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D/2018/01/52)
意象是中西诗学中重要的诗学范畴,也是诗歌创作的一个要素。本文以汉英爱情诗歌为研究对象,比较中西诗歌意象艺术的异同。研究发现汉英诗语言在意象艺术的表现上既存在共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中西审美意象都是情与景、形式与情感交融...
关键词:诗歌 意象 审美 意境 
论昌耀诗歌高原意象内在意义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9期9-10,共2页俞蓉 
昌耀诗歌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高原这一意象,这一意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对于诗人昌耀来说是无可比拟的,在他的诗中,这一意象本身就具有极为丰厚的内涵,本文拟从自然的高原、生命的高原、灵魂的高原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高原的内在意义。
关键词:昌耀 高原 意象 自然 生命 灵魂 
论中国现代诗歌意象和其艺术性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9期3-5,共3页严敬华 
20世纪初西方兴起了现代意象派诗歌的潮流,中国现代诗歌也深受其影响,从此开启了现代诗歌的变革与探索之路。本文先简述了西方意象派诗歌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在此影响下,中国现代诗在意象观和意象艺术上的特点。然后,从诗歌发展的三个历...
关键词:现代诗歌 意象 艺术性 
浅析禅宗思想下俳句与唐诗的意象选取及审美意识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8期1-2,共2页谢欣彤 
禅宗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其"清净"、"顿悟"等思想对唐代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期禅宗思想东渐日本,日本俳人也与禅宗思想产生共鸣,体现在俳句中则强调瞬间的感悟。通过分析作品,可以发现二者在意象选取和审美意识中...
关键词:禅宗 唐诗 俳句 审美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动物意象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8期68-69,共2页吴燕 马春玉 
《德伯家的苔丝》中使用了大量意象,这些意象不仅暗示着苔丝的悲剧命运,也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动物意象是《苔丝》一书中最鲜明的一组意象,文中反复出现的马、鸟、老鼠等动物无不与苔丝的悲剧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旨在分...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动物意象 托马斯·哈代 
诗歌·美女·少年郎:电影《妖猫传》的盛唐意象与符号表征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7期73-75,共3页陈红梅 
《妖猫传》是古装东方魔幻电影的巅峰之作,它以美仑美奂的视听手段为观众呈现出瑰丽恢宏的盛唐气象,成为观众心目有关盛唐的最完美映像。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的重要范畴。《妖猫传》使用了两种意象类型:"意中之象"与和"意造之...
关键词:妖猫传 盛唐意象 符号表征 奇观叙事 白日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