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作品数:10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大历十才子外来词诗歌风格艺术探究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智富时代》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然地理环境在古诗词中的别样呈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年第19期I0005-I0005,共1页刘敏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古诗词不仅能够展现出中国古代文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还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反映出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风貌。基于地理视角研读古诗词,可...
关键词:中国地图出版社 文学素养 地理知识 古诗词 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视角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人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方言分布探究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年第17期I0007-I0008,共2页刘敏 
汉语方言研究作为关乎中国特色语言学生态的研究热点,其研究进程与成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语言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乃至话语体系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地位,我国研究者继承汉代杨雄的求实研究传统,吸收中外语言学的...
关键词:汉语方言研究 学术体系 理论精华 语言学视角 学科体系 研究热点 话语体系 
地理环境在汉语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年第22期I0009-I0009,共1页刘敏 
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众多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分布最广。语言本身是人的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地理环境与我国各地域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
关键词:地域方言 地理环境 外在表现形式 形成与发展 交流思想 语言本身 汉族人 形成和发展 
指示与非指示:汉语言谈交际中“那个”的用法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4期187-189,共3页刘敏 
中华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本文针对指示代词“那个”在汉语言环境的交谈中所具有的多种展示功能,结合该词在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上存在的差异进行研究。并根据当下国人在社交沟通中呈现的用词和语法习惯,依据业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互动语言...
关键词:汉语 言谈交际 指示代词 那个 用法 
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研究
《世纪之星—小学版》2022年第20期4-6,共3页刘敏 
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以及其在未来的发展,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其教学技能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未来小学语文教育的开展,对于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生的素质提升以及在未来的长久发展都会产生很...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教师 教学技能 提升 
探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智富时代》2018年第3X期131-131,共1页刘敏 
当前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修养以及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大学重点的科目之一,然而,在实际的大学教学当中,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教学存在较大随意性以及任意性,这样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以...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教学 审美教育 实施 
阮真语文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核及其启示
《语文建设》2018年第2X期55-57,共3页刘敏 
阮真(1896—1972),浙江绍兴人,是20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语文教学研究领域的一代大家。1936年,阮真出版了《中学国文教学法》,此书是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开山之作,是30年代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此书影响了中国中学语文教育整整...
关键词:语文教育思想 精神内核 中学语文教育 教学法研究 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教育理论 30年代 科学性 
路遥《人生》的悲情艺术探究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24-25,117,共3页刘敏 
路遥的《人生》中,高加林的个人人生奋斗历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而他和巧珍的爱情,由于他意志的不坚定,导致爱情的鲜花凋零,最终也是以悲剧落幕。根据高加林的爱情悲剧、事业悲剧研究《人生》中的悲情艺术。
关键词:路遥 《人生》 悲情艺术 
浅谈汉语中的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被引量:1
《金田》2013年第11期335-335,320,共2页刘敏 
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影响着其他语言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语言形式.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许多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词语自然地从国外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谈中.外来词已经成为现代汉...
关键词:外来词 汉语 影响 
论大历十才子诗歌风格的共性与个性被引量:1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46-47,共2页刘敏 
大历十才子作为一个处在盛唐与中唐之间的诗歌流派,其诗歌的内容和风格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后人往往易忽视他们的个体特征。文章试从十才子诗歌风格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作一分析。
关键词:大历十才子 诗歌风格 共性 个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