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月娥

作品数:17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结构诗学符号学《当代英雄》艺术文本诗学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俄罗斯文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俄语教学》《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尤·米·洛特曼符号学中文化类型学描述的元语言
《俄罗斯文艺》2024年第1期143-160,共18页阿·克·伊·扎布利奥尼泽 管月娥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尤里·洛特曼著作集汉译与研究”(21&ZD28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探讨了洛特曼文化理论的“符号域”概念和文化类型学描述的元语言的形成过程,对其结构主义特征展开分析,同时将之与法国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和福柯的经典概念进行对比,并在不同的哲学和方法论思想流派--两者择一的科学研究方案...
关键词:洛特曼 文化类型学 元语言 符号域 对话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艺术形式的文化符号学解读
《俄罗斯文艺》2020年第4期121-128,共8页管月娥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5BWW03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15ZDB092)的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第三期资助项目(编号:20180101)。
文学创作形式本身就是内容,这是文学批评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话题。19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构造承载着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求索。在主人公毕巧林形象塑造过程中,作者采用多视点的叙述,构建其...
关键词:《当代英雄》 乌斯宾斯基 视点理论 三位一体 弥赛亚 
“мы с кем”:俄语中的集体无意识和聚和性
《中国俄语教学》2020年第2期24-31,共8页管月娥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5BWW03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15ZDB092)的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第三期资助项目(编号:20180101)。
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印模和言说者的世界观。不同民族的语言有其恒定的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而语言思维模式又具有超逻辑性和人文性的特征。本文尝试从"人文中心论"视角去探讨俄语中"мыскем"这一超逻辑性表...
关键词:聚和性 集体无意识 语言世界图景 
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多元的学术和文化“基因”被引量:1
《江海学刊》2019年第6期219-225,255,共8页管月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研究”(项目号:15BWW03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项目号:15ZDB092)的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第三期资助项目(项目号:20180101)资助
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理论的学术和文化"基因"是多元的。欧陆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思想是其学术思想的根基,乌斯宾斯基不管是对俄国形式主义研究传统的传承,还是对哥本哈根学派叶尔姆斯列夫的语符学思想的沿袭,都是建立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
关键词:乌斯宾斯基 结构诗学 符号学 复调 聚和性 
东正教的“聚和性”理念与复调小说和结构诗学理论被引量:3
《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55-63,共9页管月娥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研究"(15BWW034)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15ZDB092)~~
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作家与作品的思想意识上,而且表现在深层次的创作思维方式上,即作家的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家的诗学理论建构等方面。"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思维方式的概括与总结,也是...
关键词:聚和性 巴赫金 乌斯宾斯基 《当代英雄》 
情感性、对话性、多维性——毕巧林形象“当代性”的符号学透视
《俄罗斯文艺》2014年第3期136-141,共6页管月娥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优势学科代码20110101)的科研成果
文学经典形象的存在有赖于其文本载体的可阐释空间和读者对其"当代性"价值的挖掘。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的主人公毕巧林形象的"当代性"不仅因为该形象的永恒历史价值,而且更在于其对人类矛盾性情感本质的符号化再现,以及文本对该形象塑...
关键词:当代英雄 毕巧林 情感性 对话性 多维性 
一部值得参考的研究型课程教科书——评张杰著《走向真理的探索》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3年第2期71-73,共3页管月娥 
本文较为深入地评述了2012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杰著《走向真理的探索——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研究》一书,认为该书是一部值得我国高等学校研究型课程参考的教科书,为从宗教途径探索真理,提供了令人深思的新途径。
关键词:白银时代 俄罗斯宗教 文化批评理论 
一个有力量的虚无主义者——毕巧林“英雄”形象的重释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第2期167-176,共10页管月娥 
《当代英雄》的主人公毕巧林一直被学界视为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然而把该形象置于整个欧洲文学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就会发现毕巧林与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许多男主人公一样患有"世纪病"——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毕巧林的人生以...
关键词:莱蒙托夫 《当代英雄》 毕巧林 虚无主义 
俄罗斯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149-156,共8页管月娥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俄苏文学批评理论史研究"【项目批号:11BWW0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批号:20110101】的阶段性成果
在俄罗斯文学研究中,尤其是19世纪,问题意识从表面上看似乎贯穿始终,然而有些问题并非是真正的问题。因为问题提出者并不需要读者去回答,所以实际上在中国和苏联的俄罗斯文学研究中,问题意识还较为薄弱。随着俄罗斯文学进入后苏联时代,...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问题意识 时空体 多元主义 
现实与真实之间:普希金创作叙述的时空视点分析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65-71,共7页张杰 管月娥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俄苏文学批评理论史研究"【项目编号:11BWW00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乌斯宾斯基艺术文本结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740004】的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长期以来,我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界一提到现实性和真实性,通常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现实主义艺术。其实,浪漫主义作品由于其在叙述视角上的独特性,可以超越现实意识形态环境,在表现真实的程度上并不逊色于现实主义作品。本文将着眼于19世纪俄...
关键词:现实性 真实性 乌斯宾斯基 普希金 时空视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