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志静

作品数:16被引量:9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就业歧视宪法解释审查基准美国宪法反就业歧视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海学刊》《理论界》《河北法学》《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就业歧视的司法审查方法被引量:3
《法律方法》2017年第1期431-446,共16页饶志静 
2011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雇主不当劳动行为认定基准与救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JC820099);2012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企业并购雇员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FX089)成果
经过多年实践,法院对于就业歧视案件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分析框架。在程序上按照劳动关系成立前后,区分为侵权争议和劳动争议两种程序,为受歧视者提供救济之门。实体上则运用侵权理论、劳动保护理论和缔约过失理论,初步建立就业歧视的审查...
关键词:就业歧视 侵权诉讼 劳动诉讼 审查基准 
论劳动就业歧视禁止形态的边界——基于《就业促进法》第3条的法教义学分析被引量: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20-33,共14页饶志静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雇主不当劳动行为认定基准与救济机制研究"(11YJC82009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企业并购雇员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研究"(12CFX089)
《就业促进法》第3条对歧视禁止形态采开放式的列举方式,已改变传统保护范围过窄的困境。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歧视问题,保留了部分灵活处理的空间。但该条仍存在内涵狭窄和使用概念本身自我限缩问题。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未来可以采取两...
关键词:就业歧视 就业促进法 歧视形态 
诚实信用原则在劳动法适用的类型化被引量:22
《北方法学》2016年第3期77-91,共15页饶志静 
作者主持的2011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雇主不当劳动行为认定基准与救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JC820099);2012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企业并购雇员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FX089)的阶段性成果
劳动关系较之一般的契约关系更着重双方信赖利益。对于诚信原则在劳动法中的适用范围各国尽管尚存争议,但大多均肯定其价值。我国《劳动合同法》对此亦有明文规定。但无论是诚信原则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抑或从我国司法适用现状的考察,...
关键词:诚实信用原则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调职司法审查基准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6
《东方法学》2015年第6期89-104,共16页饶志静 
教育部青年项目《雇主不当劳动行为认定基准与救济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820099);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企业并购雇员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2CFX089)阶段性研究成果
用人单位调职权的控制是实务中的疑难问题,表现为用人单位自主权和劳动者利益如何平衡。法院对用人单位调职已形成较稳定的审查机制,区分为调职依据合法性的宽松审查与调职合理性的严格审查。但对合法性的宽松判断使得雇主单方制定的调...
关键词:调职 司法审查 利益衡平 格式条款 比例原则 
关联企业内劳动关系认定困境与解决路径被引量:5
《江海学刊》2015年第5期133-141,238-239,共9页饶志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雇主不当劳动行为认定基准与救济机制研究”(项目号:11YJC82009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企业并购雇员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研究”(项目号:12CFX089)的阶段性成果
关联企业将劳动力频繁加以流动有其经营上必要性,但也存在不少规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关联企业内劳动关系认定的难题在于如何识别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以及劳动关系确定后如何分配各方权责。在实务中,法院并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
关键词:关联企业 用人单位 双重劳动关系 人格否认 
从法理情审视《企业裁减人员规定(征求意见稿)》被引量:7
《中国劳动》2015年第3期8-12,共5页董保华 田思路 李干 饶志静 
2014年12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公开发布了《企业裁减人员规定(征求意见稿)》。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于2015年1月24召开研讨会对其进行了集中讨论。
关键词:征求意见稿 裁减 企业 法理 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 劳动法 法学会 
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规制的反思与展望被引量:3
《中国劳动》2015年第5X期49-53,共5页饶志静 
2011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雇主不当劳动行为认定基准与救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JC820099);2012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企业并购雇员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FX089)
在集体劳动关系立法上,我国经过特点鲜明的三个发展阶段。但总体而言,对集体劳动争议的规范和处理程序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运行现状上,集体劳动关系却呈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套系统各自运行的独特现象。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
关键词:集体劳动关系 集体争议 劳资自治 
不利益待遇不当劳动行为的类型与审查基准
《理论界》2014年第1期79-82,共4页饶志静 
2011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雇主不当劳动行为认定基准与救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JC820099);2012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企业并购雇员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CFX089)阶段性成果
不当劳动行为制度,是保障劳动者的团结权和平衡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措施,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禁止雇主不利益待遇行为。其大致包括两种类型:一般不利益待遇和特殊不利益待遇,涵盖劳动关系上的不利益、对劳工私生活及工会活...
关键词:不当劳动行为 不利益待遇 审查基准 
未列举基本权的宪法解释方法——以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为中心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151-155,共5页饶志静 
如何保护未列举基本权,是宪法学的重要课题。美国最高法院往往从宪法文本中找到权利的来源依据,再根据基本权利分析模式,辅之多元化的宪法解释方法,实现对未列举基本权利的保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积极从宪法文本中推导出未列举...
关键词:未列举基本权 美国最高法院 宪法解释 
平等权分析架构中的嫌疑分类被引量:1
《理论界》2008年第12期77-79,共3页饶志静 
周伟教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劳动关系法律保障研究--以反就业歧视为视角>(2007BFX008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禁止歧视与保护少数人暨弱势群体权利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AFX001)的前期成果
嫌疑分类是平等权分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判断何谓嫌疑分类,存在多种理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性倾向、犯罪前科、户籍(身份)、健康的分类,属于嫌疑分类,应有应受严格审查标准。
关键词:审查基准 嫌疑分类 平等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