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义俊

作品数:28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牟宗三儒学马一浮当代新儒家中国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哲学史》《哲学分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历史教学问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知及仁守的儒学家——追忆刘述先先生
《哲学分析》2016年第6期128-136,共9页罗义俊 
—、知及仁守,尤可尊敬 刚刚去逝的哲学家刘述先先生,是当代哲学儒学大宗师牟宗三先生那一代之后,与已故多年的佛学家哲学家傅伟勋先生、还健在的史学家余英时先生,处于同样重要地位的中文学界的重要学者。刘述先先生还是当代新儒家的...
关键词:刘述先 儒学研究 当代新儒家 第三期儒学 傅伟勋 新儒学 当代哲学 徐复观 第三代 唐君毅 
马一浮“新《六艺》论”论稿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40-46,共7页罗义俊 
马一浮先生的新儒学思想,可以概括为新《六艺》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是新《六艺》论的首出观点,也是马一浮新儒学思想的总纲。"《六艺》该摄一切学术’,"《六艺》该摄于心","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这三个观点集成为马先生"新...
关键词:新《六艺》论 总纲 文化哲学 原典地位 
文景之治与儒家思想被引量: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14,共14页罗义俊 
从学术思想性质上将文景之治概括和指称为道家政治、黄老政治、老子政治,是自清末夏曾佑首倡以来至今流行的一个观点,但它是一个见道不见儒的有漏之见,漏掉了指导思想、政治礼乐制度和社会领域的基本事实和儒学存在,因此不能成立。由对...
关键词:文景之治 黄老政治 儒家社会 《新语》 无为而治 
阳明学走向现代的整体展示——评介吴光主编的《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119-122,共4页罗义俊 
关键词:阳明学研究 现代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书 主编 评介 规划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 
中国道统与国族主义——孙中山民族思想的文化诠释被引量:2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106-111,共6页罗义俊 
认同中国道统与肯定家族宗族的亲缘聚族的国族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民族思想的两大文化构成和文化规定。他自认中国道统为其三民主义的思想基础,其意义在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确立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合法性基础与中国文化的骨干,保存、恢复...
关键词:中山先生 民族思想 中国道统 国族主义 
“王者以道治天下”——马一浮儒学古典名言的政治观(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9,共9页罗义俊 
王道政治的整体形态与总原则是以教摄政,为政以德。马一浮认为道德之外无别有所谓政治。而一言可以该摄性德之全者曰仁。故德教即仁政。德教仁政落实在制度上即礼乐制度。他认为舍礼乐无以为政,凡一切政典皆为礼之所摄。而孝则是王道政...
关键词:以教摄政 为政以德 礼乐制度 以孝治天下 
王者以道治天下——马一浮儒家古典名言的政治观被引量:1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32-36,共5页罗义俊 
马一浮纯用儒家古典名言表达的政治观,会通《六艺》,俱出《六艺》,悉遵圣言,是地道的《六艺》政治观,亦就是王道政治观。它是在以《六艺》为一体、内圣外王为一体的思想背景下展开的。所谓王道政治,从历史观点上说,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
关键词:马一浮 王道政治 皇极 
“从习气中解放出来”——马一浮儒学的系统性格及其旨要被引量: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9,共9页罗义俊 
马一浮一生以儒为宗,贞守儒家义理。接续圣贤血脉于垂绝是其儒学的整体性关注、以儒为宗思想的时代性表述,亦是他晚年萦绕不去的关怀。综会《六艺》于一心的本质性格、内容总纲,指示回向原典、回向生命以接续圣贤血脉的正路,以"去除习染...
关键词:接续圣贤血脉 回向原典 回向生命 习气(习染) 气质之偏 物欲之蔽 传统主义 
传统中国与文献途径
《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67-69,共3页罗义俊 
传统中国是一纵横整体的概念。纵者,上古三代至明清之谓。横者,政治、学术、经济制度、思想风俗,以及宗教、教育、军事等综和联结的大文化系统之谓。纵横统一为一整体。传统中国这一概念,不采取类似“封建”、“专制”的定性词,是...
关键词:传统中国 文献途径 有效性 糸统性 完整性 
牟宗三先生第三期儒学之概念与三统并建论被引量: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21-128,共8页罗义俊 
第三期儒学一概念,原为“儒学之第三期”,首见于抗战胜利后牟宗三先生起草的《鹅湖书院缘起》,产生于当年鹅湖儒者群体之文化意识与文化反省。这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概念。牟先生将儒学第三期之发扬定性为一场我们这个时代“担负圣人型范...
关键词:牟宗三 第三期儒学(儒学第三期之发扬) 道统 学统 政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