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征

作品数:34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物理学物理思想科普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中国科技教育》《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学与玩》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普与科学教育应“同频共振”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年第11期3-3,共1页陈征 
5月26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作了战略部署,为从事科学教育的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意见》将教育“双减”政策与《关于新时...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 同频共振 科普 《意见》 政策依据 战略部署 中小学科学教育 纲领性文件 
立足物理思想方法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被引量:1
《物理》2022年第12期882-883,共2页陈征 张玉峰 郑永和 魏红祥 
“物理思想进课堂”专栏已开设两年,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中学、科技馆等不同工作岗位的物理工作者通过二十余篇文章对物理学的目的、原则、范式、结构、方法等问题,以及它们在力、热、声、光、电磁等学科分支中的运用进行了许多讨论。...
关键词:物理思想 物理工作者 学科分支 工作岗位 科技馆 作用域 物理学 进课堂 
实在与感知——分清物理概念描述的对象
《物理》2022年第11期804-805,共2页王洪鹏 陈征 
1物理实在与人类感知物理学源自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而早期人们观察自然的主要方式是借助自己的感觉器官,因此小到物理学的现象、概念,大到学科分类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人类感知的影响。如热学、光学、声学的学科分类归根结底是人体的...
关键词:直观感知 人类感知 毕达哥拉斯 学科分类 概念描述 物理实在 人的眼睛 感觉器官 
诗词中也有物理 意境里蕴藏思维被引量:1
《中国科技教育》2022年第10期24-27,共4页陈征 
引子或许是受到多年“文理分科”教育的影响,许多人的心中已在“文”与“理”之间竖起了一道高墙,仿佛它们之间毫无关系,永远没有交集。可事实是这样吗?李政道先生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文学与科学何尝不是如此?!语言文字...
关键词:文理分科 李政道 科学与艺术 语言文字 
热学基础概念的源流与认知路径
《物理》2022年第10期734-736,共3页陈征 强艳 
热学作为与牛顿力学、经典电磁学一起撑起经典物理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其研究范围涉及物质结构、物态变化、热功转换、化学反应等诸多领域,其发挥的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也正是因为热学研究的内容横跨了许多...
关键词:科技工作者 经典物理 牛顿力学 经典电磁学 物态变化 三大支柱 热学 认知路径 
热学的物理图像与认知路径被引量:1
《物理》2022年第8期577-579,共3页崔琰 张玉峰 陈征 
1冷热感知是热学研究的起点冷热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人类很早就基于自身的感知、观察和朴素的思考开始了对热现象的认识(图1)。由于太阳和火总是给我们带来热的身体感受,因此东西方古代哲学体系中的热总是和太阳或火紧密联系。我...
关键词: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古代哲学 物理图像 认知路径 热学 古希腊哲学 身体感受 
公式——物理学描述自然的“语句”
《物理》2022年第7期509-511,共3页陈征 屈真 
1引言《时间简史》是20世纪最畅销的物理科普书籍之一,许多评论家在谈到其畅销的原因时常提到这样一句话:“这本书中没有一个公式”。在科普创作领域也流传这样一句话:“科普内容中出现一个公式,就会损失一半的受众;出现两个公式会损失...
关键词:科普创作 科普内容 物理学 受众 《时间简史》 两个公式 畅销 科普书籍 
理解物理图像,善用类比思想被引量:1
《物理》2022年第6期439-440,共2页强艳 陈征 
1引言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一个“始于集邮,终于思想”的过程。人类从自己的感官经验出发,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唯象规律,然后进一步“公理化”成为用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完备、精确的理论...
关键词:感官经验 共性规律 运算规则 物理图像 公理化 自然现象 物理学 类比思想 
新媒体背景下科普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被引量:2
《科普研究》2022年第2期47-54,100,101,共10页祖宏迪 陈征 白欣 
新媒体背景下科普的主体、渠道和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既为科普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在传播实践中带来了新的问题。时值《科普法》修订的机遇期,本着“问题导向”的原则对新媒体带来的科普新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法治的...
关键词:《科普法》修订 科普实践 法治保障 新媒体科普 
新教室开课 天地大不同--太空授课内容回顾与实验解析
《中国科技教育》2022年第4期16-19,共4页陈征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新教室揭幕。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崭新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中,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科学课。3位航天员在课上分工协作,展示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现象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呈现...
关键词:课堂实验 分工协作 物理现象 微重力环境 王亚平 科学课 航天员 教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