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素

作品数:2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戏曲艺术《红高粱》克罗齐晋剧院晋剧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戏剧》《中国电视》《艺术百家》《福建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追逐信仰之光 《烽火侨魂》聚焦爱国侨女血染的风采
《中国戏剧》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万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染红了中华大地,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9月30日是我国第11个烈士纪念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话语“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
关键词:炎黄子孙 先烈 繁荣昌盛 
点燃人性之光 芗剧《一代相国蔡新》的现实观照
《中国戏剧》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万素 周健行(摄影) 
意大利历史学家和史学理论家克罗齐所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颇具思辨精神,戏曲新编历史剧也非严格演绎历史。聚焦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贯穿现代意识,接通现实观照,点燃人性之光,更能彰显艺术创作的初衷。福建漳浦县芗剧《一代相...
关键词:艺术创作 芗剧 新编历史剧 人性之光 克罗齐 现代意识 当代史 活色生香 
点燃人性之光 歌仔戏(芗剧)《一代相国蔡新》的现实观照
《福建艺术》2024年第6期8-10,共3页万素 
意大利历史学家和史学理论家克罗齐所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颇具思辨精神,戏曲新编历史剧也非严格演绎历史。聚焦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贯穿现代意识,接通现实观照,点燃人性之光,更能彰显艺术创作的初衷。
关键词:艺术创作 歌仔戏 新编历史剧 人性之光 芗剧 现代意识 克罗齐 当代史 
泱泱大国世世代代的情感传递 “百戏盛典”随想
《中国戏剧》2020年第12期64-65,共2页万素 
地球上没有任何国家的民族艺术堪与中国戏曲媲美。戏曲艺术是一个剧种丛生的大家族,植根广袤的历史文化土壤,历经数百年此消彼长,不断滋生更迭,熔铸成繁花似锦、五彩斑斓、摇曳多姿、形态多元的众多剧种。戏曲剧种流布东南西北各地,或...
关键词:戏曲剧种 情感传递 中国戏曲 摇曳多姿 五彩斑斓 委婉细腻 戏曲艺术 
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的革命信念表达被引量:1
《福建艺术》2019年第4期17-18,共2页万素 
这是一则发生在革命老区闽西长汀松毛岭的真实故事.1934年秋,闽西松毛岭的一场激烈鏖战,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二万五千里长征前最后一次战役,奏响了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的前奏曲.红军连长林阿根新婚之夜接到阻击任务奉命死守松毛岭,他...
关键词:娇妻 阿根 长汀 奏响 闽西 革命 
树影婆娑夜阑珊——淮剧《小镇》旨趣意会
《戏友》2017年第1期6-7,共2页万素 
不知始于何时,江苏省淮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小镇》已声名远播,牵引着圈内圈外人殷殷的审美期待。果然,该剧2016年10月在西安参加万众瞩目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一举拿下第十五届文华大奖,实乃众望所归。该剧首演于2014年8月,不到两...
关键词:淮剧 江淮戏 小镇 千年古镇 旨趣 
意味深长:京剧程式性思辨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7年第1期56-59,93,共5页万素 
中国戏曲艺术基于民族美学精神,具有独特的假定性和别具一格的形式美,是一种叙事与抒情兼容、再现与表现共生、间离与共鸣浑融的艺术形态。戏曲程式对生活素材予以提炼、夸张、变形、规范,将角色内在情感鲜明地外化。程式体验是理性与...
关键词:戏曲艺术 京剧 艺术程式 审美体验 表现 规范 再创造 
晋剧《红高粱》漫议
《戏友》2016年第2期4-8,共5页郭汉城 万素 
一、晋剧《红高粱》的成就山西省晋剧院改编演出的晋剧版《红高粱》之前,已有电影、电视剧、舞剧、戏曲等多种《红高粱》问世。晋剧《红高粱》与莫言小说原著比较一致,有许多成功之处,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出时代性和民...
关键词:《红高粱》 山西省晋剧院 余占鳌 莫言小说 主题定位 改编者 道德品质 民族大义 《骆驼祥子》 王存才 
一串散金碎玉——余笑予导演片断精彩回眸
《人文天下》2016年第6期8-10,共3页万素 
余笑予导演是从湖北地方戏楚剧舞台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大导演。他7岁登台,就此在戏曲舞台这方一亩三分地上腾挪跌扑,生旦净丑各行当表演无不涉足,传统戏曲剧本结构、舞台调度、角色语言、文武场锣鼓经皆烂熟于心。这些于他而言或曰幼功,...
关键词:余笑予 文武场 戏曲剧本 生旦净丑 戏曲舞台 锣鼓经 徐九经 传统戏曲 舞台调度 早期教育 
风生水起的创造性转化——晋剧《红高粱》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戏友》2016年第1期4-6,共3页万素 
2016年1月10日,包括郭汉城、马也、阎晶明在内的全国知名的戏剧专家、文艺评论家在北京赵家楼宾馆参加了山西省晋剧院召开的晋剧《红高粱》专家研讨会,话《红高粱》之改编,品《红高粱》之创新。专家们一致认为晋剧《红高粱》既坚守了爱...
关键词:《红高粱》 专家研讨会 山西省晋剧院 文艺评论家 创造性转化 赵家楼 戏曲作品 家国 艺术元素 余占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