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丽华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鲁迅纪念馆更多>>
发文主题:鲁迅故居一八艺社博物馆故居保护忧思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比较文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鲁迅研究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鲁迅与荷兰文学的风景——鲁迅所译穆尔塔图里的随笔及其他
《鲁迅研究月刊》2024年第8期46-54,共9页乔丽华 
本文对鲁迅早年手抄《拟购德文书目》及北京鲁迅博物馆所编《鲁迅藏书和手迹目录》中所涉及的荷兰作家进行考察,以此重新审视鲁迅与荷兰文学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考察鲁迅所译穆尔塔图里的两篇随笔,认为1924年至1926年鲁迅翻译了穆尔塔图...
关键词:鲁迅 穆尔塔图里 荷兰文学 杂文 
“寂漠”译文中的鲁迅印记——鲁迅对爱伦坡的接受再考察
《中国比较文学》2024年第2期97-116,共20页乔丽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内馆藏新文学名家创作手稿资料索引与联合编目”(项目编号:18AZW018)的阶段性成果。
“寂漠”初刊于《河南》第八期,译者署名“独应”,收入《域外小说集》后改题为“默”,译者署名周作人。本文首先考察了周氏兄弟1905年以来对爱伦坡的介绍、“寂漠”开篇所引希腊诗人阿尔克曼的诗句的翻译,并重点考察了“寂漠”译文中部...
关键词:“寂漠” 爱伦坡 鲁迅 语词 
鲁迅与苏曼殊的文学因缘——重审鲁迅留日时期的译诗
《上海鲁迅研究》2024年第2期1-17,共17页乔丽华 
关于鲁迅与苏曼殊的交往及两人在文学上的联系,此前已有研究者做过考察,如林辰先生的《“苏曼殊是鲁迅的朋友”补说》一文,对鲁迅与苏曼殊的关系做了尽可能全面的追索。①本文想“补说”的一点是,苏曼殊在东京编译出版《文学因缘》,这...
关键词:苏曼殊 文学因缘 关于鲁迅 《民报》 浪漫主义诗歌 译诗 文学译介 编译出版 
“独应”系周氏兄弟共同笔名考论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56-65,共10页乔丽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左联’文论及其资料整理与研究”(22&ZD281)的研究成果。
尽管以往有研究者指出署名“独应”的文章与鲁迅也有关联,但始终缺乏确证。北京鲁迅博物馆所编《中国近现代名人手札大系》第7卷(周作人卷)中收录的“独应”致钱玄同信,对照《钱玄同文集》中所收录的钱玄同致鲁迅信,为“独应”作为兄弟...
关键词:周作人 独应 钱玄同 周氏兄弟 署名 
从《一文钱》的三个版本看章太炎对鲁迅的影响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1期5-13,共9页乔丽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内馆藏新文学名家创作手稿资料索引与联合编目”(18AZW018)阶段性成果。
周氏兄弟在《民报》上译介过小说《一文钱》,此后又将其收入《域外小说集》,并于1921年再版。将这三个版本进行汇校,并与《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中朱希祖、钱玄同和周树人的笔记进行对照,会发现鲁迅那时“文字上的洁癖”主要表现在...
关键词:章太炎 鲁迅 斯捷普尼亚克 《一文钱》 《域外小说集》 
鲁迅与《浙江潮》时期的蒋观云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1期63-71,共9页乔丽华 
由于1907年后蒋观云成为保皇派,长期以来鲁迅研究界对其人评价不高。本文基于近年来学界对于蒋观云的研究和评价,追溯1903年他与《浙江潮》的关系,及其作为绍兴同乡、前辈对于鲁迅的影响。《浙江潮》时期的蒋观云尽管已经流露出对革命...
关键词:蒋观云 鲁迅 《浙江潮》 “《苏报》案” 革命先驱 
重抄稿的意义——从手稿看鲁迅《集外集》各版本的编校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20年第5期23-30,共8页乔丽华 
大约在1935年前后,鲁迅重新誊录了集外文(已在刊物发表但未收入鲁迅自编杂文集的文章)约30篇。这些誊抄稿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已收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手稿全集》第八册,读者可以看到:这批抄稿都用绿格稿纸抄写,大部分系鲁迅手迹,...
关键词:杨霁云 《集外集》 
“拆信说”考辨——再谈周氏兄弟失和的原因
《现代中文学刊》2019年第4期47-52,共6页乔丽华 
关于周氏兄弟为何反目,当时还有一种“拆信说”,如荆有麟等曾提出二周失和是因为鲁迅误拆了原本寄给周作人的信。那么鲁迅到底拆了谁的信?是否会引起兄弟决裂这么严重的后果?本文对照二周日记加以考察,发现1923年7月14日当天他们收到的...
关键词:兄弟失和 二周日记 拆信说 周建人信 家族成员 
巴人《论人情》遭批判真相被引量:1
《世纪》2013年第5期49-52,共4页乔丽华 
著名文艺理论家巴人(1901—1972),原名王任叔,浙江奉化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编委。1956-1957年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巴人写了一些针砭时事的...
关键词:巴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中国成立 真相 批判 人情 文艺理论家 印度尼西亚 
建构上海的文学地图——上海地区文学类博物馆的现状与前景
《上海鲁迅研究》2010年第4期195-205,共11页乔丽华 
一、文学类博物馆独立身份的确认长期以来,我国文学类博物馆的文学特质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的博物馆在1988年前都是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现阶段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文学类 艺术类 博物馆 藏品 纪念馆 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