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因缘

作品数:40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夏晓虹李建军李敏杰安国梁朱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人》《山花(下半月)》《学海》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编后
《上海鲁迅研究》2024年第2期343-347,共5页
本辑,原拟是做鲁迅与中国古典小说专题的,可惜稿源不足,于是改为鲁迅与同时代人研究主题。乔丽华的《鲁迅与苏曼殊的文学因缘——重审鲁迅留日时期的译诗》与之前刊发的同系列文章一样,以坚实的史料,新颖的观察视角,发现我们不很关注的...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 文学因缘 同时代人 苏曼殊 鲁迅影响 留日时期 译诗 观察视角 
鲁迅与苏曼殊的文学因缘——重审鲁迅留日时期的译诗
《上海鲁迅研究》2024年第2期1-17,共17页乔丽华 
关于鲁迅与苏曼殊的交往及两人在文学上的联系,此前已有研究者做过考察,如林辰先生的《“苏曼殊是鲁迅的朋友”补说》一文,对鲁迅与苏曼殊的关系做了尽可能全面的追索。①本文想“补说”的一点是,苏曼殊在东京编译出版《文学因缘》,这...
关键词:苏曼殊 文学因缘 关于鲁迅 《民报》 浪漫主义诗歌 译诗 文学译介 编译出版 
启蒙与回响:鲁迅与日本的文学因缘被引量:2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陈岸峰 
青年鲁迅留日期间是其开阔眼界与吸收各国文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屈辱的求学经历益加坚定其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并转入对国民性改造的探索。鲁迅译介日本小说与日本启蒙思想乃其文明“盗火”之始,同时他又将日本启蒙思想的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之...
关键词:鲁迅 日本 启蒙 翻译 小说 
家训的儒学意蕴及文学因缘--以清代成都刘氏家训为例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3年第1期134-141,172,共9页马旭 
家训是家族得以发展与维系的重要伦理行为和礼仪规范准则,是家族成员的精神徽记。我国的传统家训与儒家思想有密切的联系,家训文献是历朝历代士大夫家风建设实践的成果,它汲取儒家经典之精华,又结合本家族特点,对和睦家庭、保存家风家...
关键词:刘氏家训 家风 家学 文化世家 儒学 家族文学 
创造社作家陶晶孙与德语文学的因缘
《郭沫若学刊》2021年第3期55-61,共7页何俊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项目“创造社作家群落与德语文学之关系构建研究”(GY2018A01)。
迄今,学界对创造社和"左联"作家陶晶孙的关注逐渐浮出水面,但是他与多元化的德语文学和文化之间的多维度独特关联尚还有待进一步掘发和梳理。作为少年时代就负笈东瀛而又谙熟德语的中国学人,陶晶孙对德语文学和文化的接受呈现出多元化...
关键词:创造社 陶晶孙 中德文学因缘 
与夏志清的文学因缘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0年第1期30-31,共2页白先勇 
我因文学而结识的朋友不少,但与夏志清先生的一段文学因缘,却特殊而又悠久,前后算算竟有半个多世纪了。对青年作家少说重话我在台大念书的时期,便从业师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读到夏志清先生的文章。两位夏先生可以说都是我们...
关键词:夏志清 文学因缘 青年作家 夏济安 启蒙老师 《文学杂志》 
仙乡最好诗人住:纪弦与苏州的文学因缘
《上海文化》2020年第1期112-117,共6页朱钦运 
苏州市“姑苏宣传文化人才”资助项目“苏州对百年新诗的贡献研究”(YS2018065)的阶段性成果
位于五卅路上的同益里与相邻的同德里,共同构成了苏州古城内较为少见同时至今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群。这里由一幢幢独栋小楼构成,是上世纪30年代的国民政府财政次长贾士毅和上海滩大佬杜月笙分别出资兴建的。a对于新诗研究者来说,此处更...
关键词:新诗研究 文学因缘 纪弦 苏州古城 杜月笙 路易士 现代派 
与夏志清的文学因缘
《上海采风》2019年第4期46-46,45,共2页白先勇 
我因文学而结识的朋友不少,但我与夏志清先生的一段文学因缘,却特殊而又悠久,前后算算竟有半个多世纪了。对青年作家少说重话我在台大念书的时期,便从业师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读到夏志清先生的文章。两位夏先生可以说都是我...
关键词:夏志清 文学因缘 《谪仙记》 
一段悠久的文学因缘——感念夏志清先生
《书摘》2019年第5期39-42,共4页白先勇 
我因文学而结识的朋友不少,但我与夏志清先生的一段文学因缘,却特殊而又悠久,前后算算竟有半个多世纪了。我在台大念书的时期,便从业师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读到夏志清先生的文章。尤其是他那篇论张爱玲小说《秧歌》的力作,...
关键词:《文学杂志》 夏志清 因缘 张爱玲小说 《秧歌》 启蒙老师 夏济安 文学界 
胡适与梁启超的白话文学因缘
《中华书画家》2019年第3期102-105,共4页夏晓虹 
时间:2018年10月地点:北京大学众所周知,胡适得大名,缘于提倡'文学革命'。而他所以能在学界具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则显然与其早年致力于文学史研究与建构的工作密不可分。表面看来,前者批判与扫荡旧文学,充满破坏性;后者努力发掘旧文学...
关键词:白话文学 白话文学史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梁启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