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芳

作品数:23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五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课堂杜牧节日民俗教学反思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中国道教》《中国文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体学视角下中学古诗文的教学审识
《科教导刊》2021年第33期121-124,共4页余敏芳 李诗琪 
2017年广东省教学改革项目“专业认证导向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GDJX2017015);2017年江门市教育局“十三五”规划项目“中学部编语文教材古诗文编选及教学策略研究”(JME18012);2020年五邑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师范《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建设”(sz2019011)。
当前中学古诗文教学存在文体知识被淡化、脱离具体文体语境、古诗文与当代纯文学体裁界限被模糊,以及忽视诗、文文体体系内部的体式分化与差异造成审美认知雷同化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的误读、对部编语文教材编...
关键词:文体学 文体意识 古诗文教学 
神销意在 长歌当哭——汪元量《婆罗门引·谢太后庆七十》
《黑河学刊》2019年第1期24-25,31,共3页余敏芳 
五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宋代节俗词研究"阶段性成果
汪元量是南宋著名遗民词人,其《婆罗门引·谢太后庆七十》以代言的方式真实直写谢太后降元后的情感心态与生活境况,以词存史;运用春秋笔法,委婉地表现了对于亡国谢太后的嗔怨嗤哂;继承乐教传统,以词谏世,追求自我人格超越。在却故国的...
关键词:汪元量 诗史 春秋笔法 乐教 
宋代节日词的题材建构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42-46,64,共6页余敏芳 
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近代新会词人陈昭常与五邑词学建构"(批准号:JM2015B03)之研究成果
节日以其特殊的时间意义凸显于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自我特征和极强的形式感。节日民俗与特定的节日意义相联系,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下蕴含着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本身具有文化的属性。因此节日民俗更易获得作者的审美关注,成为文学...
关键词:宋代 节日词 题材 建构 
让“美好”点亮高中政治课堂
《文教资料》2018年第18期227-228,共2页徐先善 余敏芳 
江门市教育局“十三五”规划项目“中学部编语文教材古诗文编写及教学策略研究”(JMB18012)项目成果
作者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实际,追求原生态的、美好的政治课堂;以培养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目的,从教育者、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角度注重"深""活""真"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量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析,对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美好课堂 导思 怡情 启真 
回望与坚守:论宋代节俗词怀旧书写的文化意义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4期52-56,共5页余敏芳 
五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宋代节俗词研究"(2014sk03)研究成果
怀旧书写是中国诗歌创作最原始的母题之一。宋代节俗词的怀旧书写,立足于民俗的承传性,从记忆中的民俗经历出发,通过对节日风俗追忆式的场景重现或节日实践回望式的选择联想,抒写对于往昔的深切眷念和幽惋怜惜,具有慰藉心灵情感、身份...
关键词:节俗词 怀旧 身份追寻 文化意义 
论宋型文化的雅俗变奏
《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112-118,共7页余敏芳 
五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宋代节俗词研究"(2014sk03)
宋型文化是唐宋变革产生的包含有近代指向的文化类型的指称,其近代特质最典型、最外在的表现就是雅俗融合。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政治主体的庶族转型,文化主体雅俗共济的文化人格,作为宋型文化核心的理学的体用合一以及作为宋型文化源头...
关键词:雅俗融合 庶族转型 文化人格 体用合一 
论高中政治课堂的开放性
《中学教学参考》2017年第25期51-52,共2页徐先善 余敏芳 
开放性教学是相对于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它赋予学生最充分的民主,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发展自我。它不仅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还涉及思维的开放、目标的开放、方法的开放、成果的开放。践行开放性教学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也...
关键词:高中政治 开放性 思维 目标 方法 成果 
柳永《御街行》考辨
《兰台世界》2017年第9期121-125,共5页余敏芳 
五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宋代节俗词研究"(2014sk03)
柳永《御街行》虽然包含有祝寿的内容,但它并不是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圣寿词。他首创以郊礼入词,叙写南郊祭天大典后金鸡敕赦、君臣庆贺的场面,展现了天书事件对昊天祭祀礼仪的影响,以词证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词中记述礼仪...
关键词:御街行 圣寿 金鸡敕赦 南郊 
柳永《御街行》考辩
《西部学刊》2017年第3期44-47,共4页余敏芳 
五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宋代节俗词研究"
柳永《御街行》虽然包含有祝寿的内容,但它并不是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圣寿词。他首创以郊礼入词,叙写的是南郊祭天大典后金鸡敕赦、君臣庆贺的场面,展现了天书事件对昊天祭祀礼仪的影响,以词证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词中记述...
关键词:御街行 圣寿 金鸡敕赦 南郊 
渗透与融合:宋代节日的道教化被引量:1
《中国道教》2016年第6期64-67,共4页余敏芳 
五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宋代节俗词研究"(2014sk03)阶段性成果
史学家陈寅恪对宋代文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的繁荣兴盛,既是以前历代文化累积层进的结果,也是儒、释、道三教冲突交融、共同演进所形成的。节日文化作为宋代文化的有...
关键词:宋代文化 节日文化 道教化 有机组成部分 华夏民族 陈寅恪 史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