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正风

作品数:12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当代社会生命意识生命教育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教书育人(高教论坛)》《应用写作》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角色分析被引量:2
《药学教育》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庄正风 高艳玲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心理委员正在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分析大学生心理委员角色,认为此角色应定位于一线信息的传递者,三级网络的承担者,基层活动的协调者,朋辈困扰的咨询者,自我成长的示范者。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委员 角色 
当代社会生命教育缺失成因探析被引量:5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4,共4页庄正风 高艳玲 
在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中,生命意识的淡漠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造成此状的原因包括教育理念的偏离、社会价值取向错位、潜在的生命意识淡漠以及文化环境嬗变的冲击等。在全社会加强生命教育,构建科学健康的生命观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 缺失 成因 
弘扬人文精神理念——浅谈公益广告的主题提炼
《应用写作》2008年第5期24-25,共2页庄正风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性因素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一种社会意识能够深刻地影响大众。现代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广阔,接收公共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作为一种特别的传达社会意识的形式,公益广告正在...
关键词:公益广告 主题提炼 精神理念 人文 现代社会生活 现代生活方式 社会意识 社会性因素 
大学生的成才意识培养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年第9期38-40,共3页庄正风 张丹 
人才的培养应该首先是人才意识的培养,即首先解决一个“有意为之”的问题。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现代社会需要来看,高等教育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大学生构建现代人才的成才意识框架。
关键词:大学生 现代人才 成才意识 创造性劳动 人才意识 社会发展 创新意识 社会需要 高等教育 意识培养 
院系兼职心理咨询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药学教育》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庄正风 陆静萍 高艳玲 严金梅 柳翠 
中国药科大学教学改革基金资助
心理咨询是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院系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在以学校专门机构为核心的工作框架中,建立一支院系兼职心理咨询员队伍,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文章着重探讨了...
关键词:心理咨询 兼职心理咨询员 队伍建设 
广告标语创作的要点
《应用写作》2006年第11期30-31,共2页庄正风 
所谓广告标语,是指一种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使用的、高度集中概括的特定宣传用语,它是广告主较为稳定的广告宣传的基本意念或者主题的体现,其真正的内涵已经完全超越了宣传单个商品的意义,而上升到一种基本理念的传达。它是基...
关键词:广告标语 创作 宣传用语 高度集中 广告宣传 广告主 宣传单 消费者 
高校价值观教育方法浅析被引量:2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90-93,共4页庄正风 张丹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多元价值观的存在 ,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引导大学生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 ,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采用适合的方式。文章讨论了角色体验、案例分析、多视角切入、人格魅力影响等价...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教育方法 角色体验 人格影响 
现代大学教育的要旨是人格塑造
《药学教育》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庄正风 张丹 
现代教育承担为 2 1世纪培养人才的重任。大学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合乎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大学教育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 ,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通过整合各种促进性因素以促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教育 人格塑造 健康人格 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 
广告语的攻心策略
《应用写作》2003年第12期34-36,共3页庄正风 
广告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动广告受众,引导其对所宣传的产品、劳务、意念等发生相应的广告行为。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广告人在进行广告对象策划时,必须使自己的广告高度聚焦,即在众多的消费者中找出广告的目标对象。
关键词:广告语 受众 心理需求 亲和力 名牌策略 
新时期价值观构建的基本方略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97-99,共3页庄正风 
本文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现实出发 ,讨论了新时期价值观构建的意义 。
关键词:价值观 价值观构建 基本方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