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慧

作品数:15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吕氏春秋》诸子学派言意观中国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寻根》《史学集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史学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修昔底德对雅典瘟疫的记述看古典时期希腊人对瘟疫的认识与应对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1-48,共8页庞慧 
发生于公元前430—426年间的雅典瘟疫导致了至少1/3的雅典人口死亡,并影响到公元前5—4世纪间的古希腊历史、文化转折。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对雅典瘟疫的记述是后人了解这场瘟疫的基本资料,他既详细记述了这场瘟疫的流行...
关键词:修昔底德 雅典瘟疫 希波克拉底学派 神讖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辩证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庞慧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跟《礼记》中的《月令》文字相同,差别只是十二篇合为一长篇,又被《淮南子·时则训》全文抄录,仅文字上略作修改,其中所记天象、物候多来自于《夏小正》。主要受对《月令》的解读影响,从汉代开始,学者对于《十...
关键词:《吕氏春秋》 《十二纪》纪首 《月令》 历制 十月 颛顼历 
诸子言意观的学派差异被引量: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01-110,共10页庞慧 
春秋战国是中国哲学的发生期,先秦诸子的探索确定了中国式思想书写的基本方向与路径。先秦诸子关于思想书写的困惑与探索,主要体现在对言意问题的探讨中。道家认为言不能尽意,主张得意忘言,他们创造性地采用了以文写意的表达方式。儒家...
关键词:诸子   思想书写 
荆人遗弓与老、孔之别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23-123,共1页庞慧 
关于老子、孔子思想的区别,论者多矣。《吕氏春秋·贵公》篇有一个小故事,寥寥数语,点出了老子、孔子思想最根本的区别所在。其文云: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
关键词:荆人遗弓 孔子思想 终极性 寥寥数语 老聃 吕氏春秋 仲尼 人我 人本主义者 荆可 
社会史理念的兴起、流变与展望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庞慧 
社会史,即以"社会"而非个人为关注对象的历史研究取向,是近代史学与传统史学之间最显著的区别。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为特征的新史学运动,标志着社会史理念的成熟。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年鉴学派的历史研究实践则使社会...
关键词:社会史 历史学的科学化 新史学 20世纪史学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诸说的清理被引量:6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55-59,共5页庞慧 
由于司马迁在不同地方谈到《吕氏春秋》时,对其成书年代的说法不尽一致,再加上后世一些学者对《吕氏春秋·序意》篇"维秦八年"一语的过分解读,遂致在此书成书年代问题上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诸说之分歧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吕氏春...
关键词:《吕氏春秋》 成书年代 “维秦八年” “亡国” 
早期道家著作中的“礼”与“理”被引量: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85-94,159,共10页庞慧 
"礼"、"理"之辩,是中国思想史上持续数千年的话题。早期道家著作《老子》《庄子》中二字的用法,为二者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关系定下了基调。"礼"字已见于甲骨文,从春秋时期开始,"礼"被逐渐赋予了形而上的阐释。"理"字则罕见于战国以前的文...
关键词:早期道家 《老子》 《庄子》   
论春秋战国诸子学说与西周官学传统被引量:1
《史学集刊》2009年第6期27-34,共8页庞慧 
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之一;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200716)
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干的西周官学传统,是孕育春秋战国诸子学说的文化母胎,是诸子立说时必须面对的"传统文化"。诸子对待西周官学传统的态度表面上差别甚大:儒家以"述而不作"自许,坚决捍卫;墨家则更造传统,意存取消;...
关键词:春秋战国 诸子 西周官学 传统 诗书礼乐 
“用非其有”:战国后期君道论的整合与歧出
《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16-22,共7页庞慧 
陕西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之一
从春秋后期到战国后期,诸子对君道的探讨表现出由"道"转"术"的趋势。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中主张的君道"用非其有",为此种趋势的存在提供了鲜明例证。《吕氏春秋》对君道"用非其有"的阐说,既明显接受了《管子》、《韩非子》式...
关键词:“用非其有” 君道 战国后期 整合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数字形式之寓意被引量:2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46-52,共7页庞慧 
战国中后期,许多学者将探索天地万物所具有的特定数字表现形式,当作探索宇宙、人生、政治的根本途径来看待。《吕氏春秋》承继了这种探讨,并力图将各家之说统合起来。此书所采用的数字化结构形式,利用数字的神秘寓意来表现其编撰意图。...
关键词:《吕氏春秋》 构成 十二纪 八览 六论 神秘数字 寓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