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群

作品数:12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老庄后学老庄思想吕祖谦《老子》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孔子研究》《哲学研究》《安徽史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把握《纲要》精神,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第S1期16-18,共3页李仁群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课程内容资源 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学 分科教学法 
吕祖谦对老庄思想的兼容与改造被引量:1
《安徽史学》2004年第6期10-13,共4页李仁群 
本文认为 ,南宋理学家吕祖谦对道家思想除了有所抨击外 ,还对其加以兼容并予以改造而利用之。他既与庄子一样肯定作为宇宙万物本体的道或理无时而又无所不在 ,但又赋予道或理以伦理价值内涵。其易学和史学论著中所运用的矛盾分析方法和...
关键词:吕祖谦 老庄 兼容与改造 
仁人之心与丈夫之气──孟子对士大夫阶层人生抉择的思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21-24,共4页李仁群 
关键词:孟子 尽心 事天 养心 寡欲 
传统文化研究片谈
《安徽史学》1996年第3期12-13,共2页李仁群 
传统文化研究片谈李仁群我们正在走向21世纪。处在世纪之交,人们总结过去,瞻望未来,从传统文化在20世纪的历史际遇中探寻和窥测它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以求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更加自觉地建设未来世纪的新文化。应...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研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现代化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实践 现代新儒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老子哲学通论被引量:3
《学术界》1996年第4期30-36,41,共8页李仁群 
老子哲学通论李仁群《老子》一书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在这部书中,老子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一系列哲学概念和范畴.创立了字宙存在和生命境界相统一的形而上学体系,阐述了“归根曰静”的人生境界和“涤除玄鉴”的修养方法,...
关键词:宇宙世界 老子哲学 “德” 自然无为 天地万物 统治者 生长发育 理想境界 《老子》 社会生活 
“志于道”与“喻于义”──孔子对士君子人生抉择的思考被引量:2
《孔子研究》1995年第1期20-23,共4页李仁群 翟东林 
关键词:孔子 人生抉择 志于道 社会转型期 社会秩序 政治理想 卫灵公 义务和责任 天命 道德堕落 
老庄后学人学思想述要
《理论建设》1994年第3期86-88,共3页李仁群 
本文所说的“老庄后学”即通常所谓的“庄子后学”。以下着重从人学角度,略论老庄后学的思想特点及其对老子和庄子的继承和发展。 一、人性自然——老庄后学的人性论 老庄讲道与物的关系,讲人之得道,是从道与德的分别上加以论述的。老子...
关键词:人学思想 人性自然 至德之世 人的自然本性 老子和庄子 述要 思想特点 庄子后学 继承和发展 “性” 
老子·庄子·老庄后学被引量:2
《安徽史学》1994年第2期7-10,共4页李仁群 
老子·庄子·老庄后学李仁群一、老子与庄子学术界对老子与庄子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截然对立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尽管老庄各有持点,但又同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庄子是该派的集大成者;老学启发了在...
关键词:《老子》 庄子后学 杂篇 稷下道家 无为而无不为 司马谈 黄老学派 “无为而治” 《庄子》 先秦道家 
老庄人学通论
《哲学研究》1993年第2期50-57,共8页李仁群 
老子和庄子的人生哲学的理论模式是怎样的?他们的人学思想体系包含着哪些内容?其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这些都是系统研究老庄人学时必定会遇到的问题。但学术界目前似乎对老庄人学某些局部问题的研究较多,补苴罅漏,本文尝试从老庄对社会现...
关键词:人生哲学 社会现实 人生境界 人生修养 统治者 思想体系 相互关系 现实社会 圣人 社会生活 
《庄子·天下篇》考证述评
《安徽史学》1992年第1期7-11,共5页李仁群 
一《庄子·天下篇》的写作年代和作者归属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写作年代上,有作于先秦——战国末、秦汉之际和汉初等三种不同说法;在作者归属上,有庄子自作和非庄子自作的争论;在持有非庄子自作观点的人中,又有作者究竟是...
关键词:庄子思想 考证 写作年代 秦汉之际 儒家 作者 道家 思想内容 先秦 评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