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东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日语版画浮世绘晚明通俗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语文》《学海》《哈尔滨学院学报》《学术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交往理性与引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的创新路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王永东 
2023年度安徽大学党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阶段性成果。
自2018年以来,“双带头人”模式已发展为驱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策略;然而,在基层党建的实施过程中,部分高校仍面临认知局限、方法匮乏、效果欠佳及创新不足等挑战。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切入,探究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
关键词: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工作创新路径 
日本中世汉学家多元身份及其影响力研究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142-144,共3页王永东 李慧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7A0021
日本中世涌现出众多的汉学家,他们活跃在文学、艺术等领域。这些汉学家拥有多元身份:外交官身份使他们合理、合法地接触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书籍、文化名人;他们广泛的活动,汉学家才能作为社会活动家,与中国当地的官僚、文人互动;士...
关键词:中世 汉学家 中日交流 多元身份 影响力 
论黑田鹏信艺术学思想对宗白华的影响被引量:1
《学术界》2015年第1期183-189,326,共7页王永东 
“安徽大学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课题资助
黑田鹏信的艺术学思想对宗白华产生了重要影响。黑田鹏信作为20世纪初日本一般艺术学独立运动的重要奠基人,他的艺术学思想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现代艺术学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桥梁作用,促进了中国早期艺术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的...
关键词:一般艺术学 思想渊源 黑田鹏信 宗白华 
日本集团主义的假象被引量:1
《学海》2014年第6期198-202,共5页王永东 
关于日本集团主义,传统观点认为其抹杀了个人主义,个人自愿为集团奉献。从理论上看,集团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理论立足点、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从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看来,认为日本集团主义否定了个人主义也是不成立的。耻感...
关键词:集团主义 个人主义 自愿牺牲 日本文化 
试论如何培养大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海外英语》2014年第15期33-34,39,共3页王永东 
大学生学习日语需要兴趣支撑,有了兴趣,才会学有所得。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大学日语教师有很多工作可做:培养自身人格魅力、利用文化差异性、利用课堂主阵地等来促进学习日语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 大学生 日语 学习兴趣 
中国明代小说与日本浮世绘的界面研究被引量:2
《外国语文》2014年第4期36-40,共5页王永东 
日本浮世绘艺术是日本江户时代最为流行的版画艺术,与中国明代晚期的版画刊行有密切的关系。江户时代汉籍的东传热潮为日本市井阶层接触中国通俗小说创造了条件,中国通俗小说的流行促使江户市井创造出日本风格的"浮世草子",浮世草子中...
关键词:浮世绘 晚明版画 通俗小说 春宫画 界面研究 
多面天皇与万世一系
《学术界》2014年第5期119-127,共9页王永东 
天皇拥有神性天皇、权威天皇、权力天皇等多重身份,既有政治属性也有宗教属性。其中神性是天皇本质属性,也是其权威和政治属性的来源和保障。日本将天皇制和神道教相结合,推进天皇神性构建。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为天皇介入政治提供了合...
关键词:身份 多重性 万世一系 集体无意识 政治传统 
浅析日语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4期68-70,共3页王永东 
安徽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KQN003)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有着悠久的交流史,而语言必然是交流的工具和先行。任何文化交流包括文字交流必然是双向的,作为日语,其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人对日语的理解与接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先后经历了原始「録音(ろくおん...
关键词:中日 文化交流 日语 传播历程 
浅析日源汉字词汇在中国的容受度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7期56-58,共3页王永东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课题(2011sk042)
在分析新词的创制方法、中日语汉字词汇特征异同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外来词词典》,对日源新词在中国的可接受度进行了初步考察。考察发现,日语中的汉字词汇能否被国人所接受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国势强弱、文化落差和汉语本身之特点是...
关键词:日源汉字 容受度 影响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