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娅峰

作品数:27被引量:19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可视化安防监控根部顶面清洁装置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教育技术》《光盘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共建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共建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元认知支架对小学高年级虚拟科学探究中科学概念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12期73-80,共8页单美贤 徐睿文 上官晨雨 郑娅峰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人机协同环境中学习策略的构建及发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6240702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iVR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认知与情感交互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SJZD030)研究成果。
科学概念学习是科学教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预测-观察-解释”策略(POE策略)的虚拟科学探究平台能够有效支持学习者通过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概念。然而,由于虚拟科学探究环境中缺乏面对面的指导,元认知支架显得尤为关键。为了考...
关键词:虚拟科学探究 科学概念学习 元认知支架 信心判断 
融合多源数据的高校人才画像:数字模型构建与实践探索研究
《数字教育》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解博超 张烨青 王佳弘 李颖 郑娅峰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虚拟实验环境下科学探究过程自动监测与适应性反馈研究”(62377005);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融合多源数据的教师全息画像构建与应用研究”(22XX0303)。
在教育数字化时代,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于高校教师大数据形成人才画像,精准描绘人才成长轨迹,在高校人才的选、用、育、留等环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融合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校人才画像 多源数据 数字模型构建 可视化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联学习环境:内涵、框架与实施路径被引量:2
《电化教育研究》2024年第10期72-78,共7页祁彬斌 包昊罡 郑娅峰 李艳燕 
2022年度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22ZD0115900)。
学习环境的构建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推动学习环境的改造与智能升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联学习环境,实现精准推送学习服务,是发展数字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围绕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问题,从学...
关键词:智联学习环境 学习者为中心 云边端协同 智能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智技术支持下科技场馆学习实践路径研究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尹小楠 郑娅峰 
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河南省中小学生在线科学探究模式构建及实践效果研究”,编号:2023JKZD14。
科技场馆学习是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科技主题场馆的方式来促进科学认知、科学态度等发生转变的重要学习形式,是学校科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当前科技场馆学习仍面临活动形式单一、临场体验不佳、教育实践路径不明等问题。数智技...
关键词:数智技术 科技场馆学习 实践路径 个性化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内涵、价值与实施框架被引量:1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16-24,共9页郑娅峰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虚拟实验环境下科学探究过程自动监测与适应性反馈研究”(62377005);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智能技术赋能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性评价与动态支持研究”(23YJA880086)。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作为一种虚拟实验环境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效融合的新型学习形式,在培养学习者科学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对虚拟科学探究学习的概念、价值和实施方式等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准确认识,这阻碍了其在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虚拟科学探究学习 科学教育 核心特征 设计原则 实施框架 
跨学科知识建构:内涵特征、概念模型和实践原则被引量:6
《中国远程教育》2024年第7期38-48,共11页董艳 阳思雨 周欣雨 郑娅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1年度面上项目“STEM教育情境下同伴互动的脑协同机制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62177011)。
知识建构作为一种高阶认知活动,对学习者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知识建构的应用场景已由单一学科知识习得转化为跨学科知识整合。然而,传统知识建构理论主要应对单一学科知识整合问题,缺少对跨学科场景知识建构的理论探索,难...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 知识建构 知识创造 学习共同体 
基于POEE策略的线上线下融合型科学探究课程设计与实践——以探索“能量”转换为例被引量:2
《数字教育》2024年第2期1-9,共9页朱婧菡 牛明星 郑娅峰 
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河南省中小学生在线科学探究模式构建及实践效果研究”(2023JKZD14)。
科学探究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新课标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对于科学课程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但科学探究在真实课堂中常受实验条件和时间、学生先验知识和能力、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高质量教学效果。为更好地促...
关键词: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小学科学 科学探究 能量转换 
智能技术赋能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评价与适应性反馈研究被引量:2
《电化教育研究》2024年第3期99-105,共7页郑娅峰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虚拟实验环境下科学探究过程自动监测与适应性反馈研究”(项目编号:62377005);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智能技术赋能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性评价与动态支持研究”(项目编号:23YJA880086)。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自动评价和适应性反馈是提升探究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手段。研究首先从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要素表征和分析模型、自动分析与实时评价、适应性反馈三个方面概述了智能技术在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
关键词:智能技术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 过程评价 适应性反馈 平台设计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被引量:18
《人民论坛》2023年第23期69-72,共4页李艳燕 郑娅峰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22ZD0115900)阶段性研究成果。
智能化时代,加速加深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作为一种突破性技术工具,正逐渐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GAI具有赋能教育质量、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三大方面的显著优势,然而也在知识生产、...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高质量发展 核心价值 应用风险 
面向信息科技教育的物联网平台研究——MixIO物联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电化教育研究》2023年第5期99-103,128,共6页傅骞 宋义深 郑娅峰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小学生在线编程自适应学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2077005)。
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是《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中的核心课程内容,其体验物联网、搭建简易物联系统等课程内容需要依赖物联网平台开展。当前已有物联网平台存在基础功能受限、知识要素不足、核心技术闭源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
关键词:信息科技教育 物联网 自主可控 架构设计 技术接受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