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孟云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傣族世俗化《召树屯》现代舞剧舞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探索》《云南社会科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佛教传播与傣族贝叶文学经典解读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141-144,共4页黄方方 陈孟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澜沧江流域傣族佛经文学世俗化现象研究(项目号:11XZW030)的阶段性成果
佛教传入对傣族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傣族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是信仰佛教文化圈里产生的傣族贝叶文学。傣族贝叶文学作品数量庞大,文学样式多样,有经籍文学、佛本生经、佛教格言、民间寓言故事等等,经典之作不乏其中,解读经典之作...
关键词:佛教文化圈 傣族贝叶文学 世俗化经典 
在圣俗之间:傣族贝叶文学的发展与文学价值
《学术探索》2015年第8期105-110,共6页黄方方 陈孟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XZW030)
傣族贝叶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宗教的"神圣"到市民的"世俗",最初佛教的传播需要借助文学塑造感人形象感化教育人们,以《苏帕雪》和《佛教格言》为代表的佛教典籍借助佛教里的哲学思想提升和整合了傣族文化;随着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佛教...
关键词:傣族贝叶文学 神圣与世俗 孔雀文化符号 
澜沧江流域傣族佛经文学“世俗化”现象探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陈孟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澜沧江流域傣族佛经文学世俗化现象研究"(项目号:11XZW030);云南省教育厅教育基金重点项目"澜沧江流域傣族佛经文学世俗化现象研究"(项目号:2011Z0101)阶段成果
傣族佛经文学从翻译印度佛经开始便涌现出大量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叙事技巧成熟,傣族佛经文学的"世俗化"现象成就了其较高的艺术价值。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傣族具有优秀的文学传统,印度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丰富了其...
关键词:佛经文学 傣族文学 澜沧江流域 世俗化 
激发教师心灵智慧,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从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独特性管窥教师内力作用
《学术探索》2013年第5期142-145,共4页陈孟云 
本文依据帕尔默教育理念,致力于关注国际汉语教师的内心世界。试图从国际汉语教师海外教学事例中探寻如何驱动教师内心力量,进而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主张从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的独特性看待教师内心关怀的必要性,理解汉语国际教师标准对于...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教师专业成长 心灵智慧 
佛经、世俗化和审美:多维视角细读《召树屯》
《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158-160,共3页陈孟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青年项目"傣族文学<召树屯>(孔雀公主故事)百年嬗变研究"(项目号:10XJC751002)的阶段性成果
《召树屯》以佛经文学样式展现澜沧江流域的世俗化生活,将召树屯与孔雀公主爱情故事人性化地整合,傣族文学因而呈现出在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一类审美体验。该故事亦是羽衣仙女原型经过跨语际跨文化的流变过程模塑成型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
关键词:傣族贝叶文学 《召树屯》 宗教世俗化 审美追求 
魂的再塑:乔臻有声语言艺术审美文化现象透视
《学术探索》2012年第10期125-129,共5页陈孟云 
汉语配音译制片在20世纪末的中国曾掀起过一股热浪,尤其是以乔臻为代表的为外语片(《魂断蓝桥》、《亡命天涯》、《叶塞尼亚》等)作的汉语配音,通过汉语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使外国电影人物获得灵魂的再塑,最终使这些国外影片成为深受中...
关键词:有声语言 文化现象 魂的再塑 乔臻 
傣族贝叶文化资源的现代性之路——以傣族舞剧和电影《孔雀公主》为例被引量:3
《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152-154,共3页陈孟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青年项目"傣族文学<召树屯>(孔雀公主)百年嬗变研究"(项目号:10XJC751002)的阶段性成果
傣族贝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后它与汉文化沟通整合实现了现代性之路。傣族传说《召树屯》先后被改编成现代舞剧与汉语电影《孔雀公主》,真正打开了傣族贝叶文学资源的宝库,使得傣族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步入当代艺术殿堂。...
关键词:贝叶文学资源 现代舞剧 神话电影 
整理与改编:《召树屯》的跨语际流变被引量: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97-100,共4页陈孟云 
《召树屯》(孔雀公主故事)被整理、改编进入汉语文学圈,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收获。但是,两个版本是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的跨语际流变,整理与改编会有着不同的思想与情调。民族民间文学进入汉语文学,应该保持其原风貌,这样才更显其...
关键词:佛经故事 跨汉语际 流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