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颜

作品数:18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术语中医中医病名中医药中医药学名词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科技术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医统编教材术语工作述略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3年第3期11-15,共5页高新颜 
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YB201902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Z140507)。
本文通过对1~10版全国中医统编教材的全面考察和分析,初步梳理出中医统编教材术语工作的发展脉络。1949年至今的中医统编教材术语工作可以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⑴20世纪50、60年代,1~2版教材编写出版,为初创阶段;⑵20世纪70、80年代,3~5...
关键词:中医术语 中医教材 术语工作 规范化 标准化 
中药血竭品种的文献研究被引量:4
《中国中药杂志》2022年第23期6520-6528,共9页高新颜 赵宜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中医史学”学科课题(CI2021A00201);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2020-SZ-D-3)。
该文梳理了中药血竭的品种沿革,考论了多处疑点。古代欧洲与阿拉伯地区所用血竭来源于龙血树属植物,东南亚血竭16世纪才进入市场。血竭最晚5世纪已传入中国,早期称“麒麟竭”,曾与紫胶混用。唐及唐以前的血竭为龙血树属植物的树脂。宋...
关键词:血竭 品种沿革 文献研究 本草考证 木血竭 藤竭 
中医对慢性鼻炎的认知及“鼻窒”的定名被引量:2
《中华医史杂志》2022年第3期157-161,共5页高新颜 
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YB2019022);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204)。
梳理中医学对慢性鼻炎的认知与命名的发展脉络,发现以鼻塞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在《黄帝内经》与《武威医简》中已见记载,但未提出病名。古代医家多数未将慢性鼻炎与急性鼻炎等病严格区分,古籍中的“鼻齆”“鼻塞”“不闻香臭”“鼻窒”“...
关键词:慢性鼻炎 鼻窒 中医病名 中医术语 
《医学衷中参西录》抗感染新方探析
《光明中医》2022年第12期2107-2111,共5页任志强 吴文清 高新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ZZ11-05-01);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No.2012FY130100)。
此文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新创抗感染方剂的组方用药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选取了《医学衷中参西录》所有抗感染新方,研读原文并对方药进行统计,总结了这些方剂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它们的用药规律。研究发现,《医学衷中参西录》...
关键词: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方剂 感染性疾病 
“鼻息肉”源流考述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年第5期679-681,708,共4页张建兰 高新颜 
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YB2019022)-“基于全国统编教材的现代中医药术语规范发展史研究”;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2FY130100)-“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现代汉语中的“鼻息肉”一词源于中医学,近代被西医借用,最终演变成中西医共用术语。《灵枢》与《武威汉代医简》等早期医学文献已开始记载息肉病。“鼻息肉”病名始见于《本草经集注》。在中医古籍中,鼻息肉...
关键词:鼻息肉 息肉 中医病名 中医术语 疾病史 
《金匮要略》中甘草炮制的文献考证被引量:15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年第21期181-187,共7页高新颜 朱晶晶 朱建平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Z140507);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2FY130100)。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金匮要略》所载方剂14首,其中6首含有甘草,包括桂枝芍药知母汤、苓桂术甘汤、橘皮竹茹汤、麦门冬汤、甘姜苓术汤、厚朴七物汤。这6首方剂中的甘草均无炮制要求。为明确这6首方剂的甘草炮制,通过《金...
关键词:经典名方 甘草 炒制 吴迁本 《金匮要略》 炮制方法 炙法 
中医病名“伤风鼻塞”定名史略被引量:2
《中国科技术语》2020年第5期77-80,共4页高新颜 朱建平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2FY130100);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研项目(YB2019022)。
“伤风鼻塞”是现代中医新病名,相当于西医学急性鼻炎。古代中医对急性鼻炎的诊疗经验,包含于“鼻塞”“鼻鼽”“鼻窒”“伤风鼻塞”“伤风”“感冒”等病症。“伤风鼻塞”作为医学用语,屡见于宋元以后的中医古籍,但并未成为独立的疾病...
关键词:伤风鼻塞 急性鼻炎 中医病名 中医术语 统编教材 
中西医结合新病名"耳眩晕"的衍生与确立被引量:4
《中华医史杂志》2020年第5期286-289,共4页高新颜 
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YB2019022);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2FY130100)。
"耳眩晕"是现代中医新病名,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耳源性眩晕。中医很早就观察到眩晕症状,耳眩晕包含于中医古籍"眩冒""掉眩""眩晕""风眩""真眩晕"等病症内,其中"真眩晕"与现今耳源性眩晕较为接近。"耳眩晕"是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在中西医结合...
关键词:耳眩晕 眩晕 中医病名 中医术语 
中医学科名称英译规范研究被引量:3
《中国科技术语》2019年第3期32-38,共7页洪梅 高新颜 朱建平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2012FY130100);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中医术语国际标准化:历史与实践”(ZZ100518)
中医学科名称翻译的规范对于学科发展、中医学术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翻译的混乱桎梏中医的国际发展。项目组在遵循中医术语对应性、同一性、系统性、简洁性、约定俗成、回译性、民族性等英译规范原则的基础上,参考英文学...
关键词:中医学科名称 英译 标准化 
桂枝汤证“汗出”探讨被引量:3
《江苏中医药》2018年第6期46-48,共3页王京芳 高新颜 
"汗出"是桂枝汤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临床辨证时几可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汗出"却不具有特异性,也不是桂枝汤证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极具迷惑性,容易误导医者。综合文献与临床经验,认为"汗出"应是桂枝汤证的最关键表现之一;桂枝汤证之"汗"与...
关键词:汗出 桂枝汤证 中医药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