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显

作品数:29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侵权环境利益环境侵害生态价值法学人才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前沿》《东南亚纵横》《学术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民族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治理机制的结构性调整被引量:1
《学习论坛》2024年第5期68-77,共10页黄中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城下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研究”(19ZDA170)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特征、乡村这一特定“场域”特点及其承载的特殊公共利益诉求,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目标是一个历时性调整过程,其目标诉求不断发生变化,整体上是从生存性治理目标到发展性治理目标的转向。以此为基础,乡村生态环境...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 农村环境治理 结构性调整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生态产业化法治路径选择——以广西自治县域为例被引量: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27-134,共8页黄中显 吕芝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研究”(项目编号:19ZDA170);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民族地区是扶贫成果巩固、西部大开发以及生态安全战略等国家重大政策实施的重要场域。在乡村振兴语境下,民族地区具有更为复杂的多元利益诉求,这使得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构性冲突更为凸显。生态产业化模式的经济体系...
关键词:后扶贫时代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生态产业化 法治路径 
保险人说明义务法律功能的局限与拓展--后悔权的立法补充与适用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9-15,共7页吕芝慧 黄中显 
保险人说明义务有力规制了格式合同中产生的当事人信息失衡问题,但在立法上仍有完善发展的空间。保险人说明义务以“免除保险人责任”作为标准,区分了“一般说明”义务和“明确说明”义务。目前违反保险人“一般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在...
关键词:保险人说明义务 法律功能 后悔权 冷静期 
新时代民族高校法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探析被引量:1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122-125,共4页覃晚萍 黄中显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民族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17JGB194)
在全面依法治国和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新时代需要培育创新型法治人才,作为地方民族高校,更需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法治人才,以适应法治社会建设的现实需求。民族高校法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中存在创新动力不...
关键词:民族高校 法治人才 创新能力 培养 
虚拟产权式商铺的困境与出路
《民主与法制》2019年第3期52-55,共4页刘桂宽 黄中显 
何去何从:虚拟产权商铺问题的提出产权式商铺这种模式上世纪70年代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近十几年引进中国。产权式商铺有概念分割和实体分割两种,实体分割产权式商铺是以墙体、木板或玻璃等隔开,可形成固定的空间,符合房屋的核心定义,可...
关键词:产权式商铺 虚拟产权 困境与出路 欧美发达国家 70年代 分割 所有权 实体 
环境风险治理碎片化与社会合作治理机制的生成被引量:9
《学术论坛》2016年第4期78-81,共4页黄中显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FX115);广西科学实验(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东盟法律研究团队课题组项目(2013)
环境风险的不确定和系统性决定了其治理机制的灵活性和多元化,而当今的环境风险治理存在碎片化状态,其中以行政规制的碎片化为典型。行政规制的碎片化具有难以克服的内生性困境,这种困境体现为政府失灵状态。为了避免环境风险治理的碎片...
关键词:环境风险 风险规制 行政规制 社会合作 
论我国商法研究“校际合作”的实施路径
《法制与经济》2016年第6期18-19,共2页黄中显 
文章分析了商法研究校际合作的内在需求,指出这种需求体现在商法研究学术质量、资源共享、加快商法研究发展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商法研究校际合作的具体路径,指出要通过制度化、组织化的模式,有效整合资源。
关键词:商法研究 商法发展 校际合作 共同体 
环境法视野下的物权法社会化进程被引量:2
《学术论坛》2015年第6期111-115,共5页黄中显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20039)
物权社会化是物权法发展的趋势。环境利益实现的诉求构成了物权社会化的重要动因。由于环境法与民法在立法目标、调整客体等存在差异,导致了在环境法视野下,物权社会化具有不同于民法视角下的特征和路径。
关键词:物权社会化 环境利益 民法现代化 
论功能性环境物权的法律构建被引量:5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44-148,共5页黄中显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20039)
环境物权是区别于传统物权的新型权利形态。环境物权具有环境功能性物权和环境要素物权的二元结构,但是功能性环境物权一直处在法律系统之外。功能性环境物权具有自然、社会和法律规范技术基础,具有明确的客体、其客体可度量化,符合法...
关键词:环境物权 功能性环境物权 环境容量 环境利益 
环境的公共性品格及其法律意义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5期97-100,共4页黄中显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20039)
环境具有自然意义和社会意义上的公共性。环境社会意义的公共性体现为环境作为公共物品而存在。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公共物品的品性所带来的,这是环境的公共性与法律制度的联接点。环境的公共性品格对于环境法的法域归属、权利本位定位...
关键词:环境 公共性 公共物品 法律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