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霞

作品数:22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华人德国媒体主流媒体《明镜》周刊涉华报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教育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际传播》《比较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德合作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国电视荧屏50年华人影像建构——基于罪案剧《案发现场》的分析
《德语人文研究》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周海霞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当代德国影视中的华人影像和中国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9YJCZH2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号2019JJ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已走过50余年的高收视率罪案剧《案发现场》有“德国社会现实小说”之誉,该剧涉华影片的华人角色呈现和影像建构在德国具有高度代表性和典型性。50余年间出现的华人角色可以归为短期赴德人员、长居德国的普通华人、在德华人中的违法犯...
关键词:《案发现场》 德国电视 华人影像 华人社区 群像分析 自我封闭性 
从《黄马褂》到《微笑王国》——一部经典中国题材轻歌剧的诞生
《四川戏剧》2024年第6期67-71,共5页周海霞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当代德国影视中的华人影像和中国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9YJCZH27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人影像探析——德国影视中的华商与华人教育”(项目编号:2019JJ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讲述中奥跨国婚恋故事的经典轻歌剧《微笑王国》,在欧洲影响深远,却不为我国观众熟知。该剧由《黄马褂》改编而来,但《黄马褂》问世后反响平平,《微笑王国》则被奉为经典。除了基本故事结构和戏剧冲突,二者在人物设定、故事结局、语言...
关键词:轻歌剧 《黄马褂》 《微笑王国》 中国题材 
德国当代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叙事研究——《案发现场》50年涉华电视系列剧分析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98-110,113,114,共15页周海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德国影视中的华人影像和中国叙事研究”(19YJCZH2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9JJ002)。
罪案剧《案发现场》在德国具有高度的影响力,有“文化风尚剧”之称。其在50年左右的时间里制作播映的涉华电视系列剧可谓德国社会关于中国和华人的代表性集体记忆,反映、参与并影响德国公众关于中国和华人的集体认知与行为模式。对于涉...
关键词:《案发现场》 涉华电视系列剧 中国叙事框架 华人 
引领德国电视荧屏50年——德语国家最长寿电视剧《案发现场》探析
《传媒论坛》2023年第8期26-30,共5页周海霞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当代德国影视中的华人影像和中国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9YJCZH2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号2019JJ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德国电视剧《案发现场》是德语国家最长寿、最成功的电视剧,自诞生以来迄今已走过五十余年的时光,在德国具有文化风尚剧的地位。《案发现场》的影响力辐射全媒体渠道,具有全方位参与和影响社会话语的能力。该剧的组织和生产具有独特的...
关键词:《案发现场》 最长寿电视剧 德国罪案剧 高收视率 德国公法广播电视联盟 
德国影视中的华人影像及在德华人演员身份认同探析
《德语人文研究》2021年第2期42-49,共8页周海霞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当代德国影视中的华人影像和中国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9YJCZH271)和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501018030100)阶段性成果。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及华人角色的德国影视作品的分析显示,德国华人影像呈现类型化、负面化、边缘化特征。由于德国影视文化缺乏多样性、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角逐等原因,在德华人演员作为少数族裔居于双重甚至多重"第三空间",面临多...
关键词:德国影视 华人角色 华人演员 身份认同 他者困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德国主流媒体上的呈现被引量:3
《国际传播》2020年第4期57-66,共10页周海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冷战后全球主流媒体意识形态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舆论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ZDA320)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后在海外引发广泛反响。但本研究对8家德国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这一理念提出之初,德国媒体对其的关注度并不高。直到2017年,相关报道才有所增加。这一变化与美国政府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倾...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德国主流媒体 “美国优先” 
欧洲公共建筑的奠基仪式及其在近代早期欧洲艺术中的体现
《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3期115-126,共12页 周海霞(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德国影视中的华人影像和中国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9YJCZH271)阶段性成果
不管在欧洲社会还是亚洲社会,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和私人建筑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如今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这种庆祝开工的礼仪形式却并非近几十年间才产生的由政治驱动的现象,它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根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高级文...
关键词:奠基 建筑 艺术 统治 交际 
从跨文化视角看建设工作和奠基仪式在亚洲的开端
《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3期106-114,共9页 周海霞(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德国影视中的华人影像和中国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19YJCZH271)阶段性成果
植根于欧洲基督教的奠基仪式,有着明确的神学背景,它通过传教于16世纪来到亚洲。本文重点观察16世纪中国和日本的基督教奠基仪式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在日本,耶稣会拥有土地所有权,因此采取了摧毁当地人本土信仰和改造传统建筑物的传...
关键词:奠基 建筑 艺术 统治 交际 
德国主体中学消亡现象探析被引量:4
《全球教育展望》2018年第8期82-98,共17页周海霞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17QZ007)
德国中等教育阶段曾经的基本学校类型之一主体中学,如今作为独立的学校类型已经濒临消亡,目前仅存于四分之一的德国联邦州中。主体中学的消亡是在德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框架中发生的,其核心宗旨在于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和改善教育不公平...
关键词:主体中学 双轨制 教育体制改革 德国中等教育阶段 教育不公平 
德国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影像书写——华人叙事模式与角色类型化分析被引量:5
《德国研究》2018年第2期107-122,128,共16页周海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语言大数据挖掘与文化价值发现"(批准号:14&ZH036)之子课题"国家形象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2017QZ007)资助
近30年来,德国影视中的华人影像书写主要可以归为中餐与狗肉、中餐馆与华人犯罪、华人偷渡与非法劳工、华人黑社会、技术剽窃与华人间谍、中国机遇与德国中小企业危机、虎妈教育这七种叙事模式。华人角色设定多为中餐从业人员、偷渡客...
关键词:德国影视媒介 华人影像 叙事模式 华人角色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