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飞

作品数:16被引量:11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构式LPV语言结构现代汉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汉语教学》《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外文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义地图模型观照下的英汉语双及物结构对比研究被引量:1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1-7,共7页张立飞 李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类比/平行语料库的英汉双及物结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6BYY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语和汉语中均存在多个构式来表达双及物的概念,各个双及物构式均是一个多功能语言形式,表达多种"给予"概念,并能以语义地图方式呈现。英汉语中不同双及物构式在概念空间中所切割出来的空间都是连续的,符合语义地图连续性假说,进一步...
关键词:双及物结构 概念空间 语义地图 语义地图连续性假说 
汉语“V在+LP”构式的论元识解功能被引量:2
《外语教学》2017年第2期50-54,共5页张立飞 张继东 李恬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类型学观照下的英汉双及物结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5BYY025)的阶段性成果
"V在+LP"构式包含5个子构式,它们表达的意义均与处所有关。"V在+LP"构式作为一个论元结构构式,与汉语中其他可对相同场景进行编码的结构相比,其独特性在于它可将场景中的处所角色识解为句法上的核心论元,并成为语义表达的焦点,而不管该...
关键词:论元识解 “V在+LP”构式 多义性 论元结构构式 处所角色 核心论元 
基于ToRCH2009语料库的“V在+LP”构式多义性考察被引量:1
《语料库语言学》2016年第2期5-24,114,共21页张立飞 张继东 李恬 
出现在动词后的'在+LP'结构,功能已经发生了嬗变。其中,'在'不再作为介词引介处所短语,对动作发生的处所进行说明,而是依附在动词上的附着词,帮助动词引介处所宾语。相应地,'V在+LP'可看作是汉语的一个构式。本文秉承基于使用的语言观...
关键词:“V在+LP”构式 多义性 基于使用的语言观 处所短语 
识解视域下的汉语情状分析模型——以“V在+LP”构式为例被引量: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10-19,157,共10页张立飞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类型学观照下的英汉双及物结构对比研究"(2015BYY0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2015M571592)
本文意在构建以识解理论为根本、分层次的汉语情状分析模型。要对汉语中与情状有关的语法现象做出全面、清晰的阐述,应明晰动词、谓词以及句子这3个层次的语言单位对于情状表达的作用。形式上,动词加上宾语/补语构成谓词,谓词加上体标...
关键词:识解 情状框架 情状类型 “V在+LP”构式 
汉语“没+MVp”构式的认知理据和语义结构被引量:3
《世界汉语教学》2015年第1期68-82,共15页张立飞 
汉语中表事件实现潜势的情态成分,包括情态动词和能性述补结构,除能用"不"来否定事件实现的可能性外,还可用"没"来否定特定情境的现实性,形成特殊的构式"没+MVp"。该构式产生的认知理据是"糅合造句",即"没"否定现实事件的用法被类推至...
关键词:“没+MVp”构式 认知理据 语义结构 糅合造句 述谓转喻 
《语法和词汇的理据》评介被引量:1
《外文研究》2013年第4期99-102,108,共5页张立飞 
《语法和词汇的理据》从词汇和语法两个角度呈现了当前语言理据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理据研究的最新趋势和特点:一是明确了认知在语言理据研究的中枢地位;二是将普通的、没有受过专门语言学训练的本族语者的语言本能纳入研究视野;三是...
关键词:语法 词汇 理据 认知 
《语言、使用和认知》述评
《外国语文》2013年第3期163-165,共3页张立飞 
从基于使用的语言模型( Usage-based Model of Language)出发,探讨语言使用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国外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一直以来,语言学界对语言使用与语言结构之间关系的主流看法是语言使用是语言结构的体现,但语言结...
关键词:语言模型 语言结构 语言使用 语言学研究 述评 认知 of 
指称性“X的”结构的形式和功能——从语用省略到构式网络被引量:3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24-31,127,共8页张立飞 
汉语的"X的"结构单独用于指代源于受经济原则驱使的中心语省略。本文从基于使用的语言观出发,对指称性"X的"结构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语料库考察,发现:1)在中心语显性出现的语境中,"X的"的指称对象构成中心语所指定类别的一个子类,与或...
关键词:“X的”结构 指代功能 语用省略 构式网络 
汉语复杂名词短语的独“的”偏好——整合语料库和认知语言学的证据被引量:9
《外语教学》2013年第1期30-36,共7页张立飞 严辰松 
对语料库的分析表明,汉语的复杂名词短语有只使用一个"的"的偏好,表现在:包含多个定语的名词短语只带一个"的"的比例极高;单个形容词(如"重要")在复杂名词短语中不带"的"比例要远高于在普通名词短语中。复杂名词短语的独"的"偏好产生的...
关键词:独“的”偏好 名词短语 象似性原则 经济原则 竞争的动因 
“自主/依存”概念对立的语法体现——以指称性“X的”结构的使用为例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5-9,125,共5页张立飞 
概念上自主/依存的对立源自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体验:事物可以脱离动作单独存在,而动作总是依附于相关的事物。汉语中,指称性"X的"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差异在语法上体现了这一对立:概念自主的名词性成分由于不蕴涵其他结构,其构成的"X的"结...
关键词:概念自主 概念依存 指称性“X的”结构 语法体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